2024年12月0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5版:庆祝《金华日报》创刊75周年特刊

金华眼科医院

奋楫扬帆共铸“睛”彩 灼灼匠心守护光明

记者 戴伟文

“医”路铿锵,从涓涓细流到海纳百川,她始终承载着仁爱济世、播撒光明的不凡使命;她坚守初心,为奋力实现“让人人拥有看得见的权利”这一目标砥砺前行;她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了很多浙中西部眼科临床及科研领域的“第一”。在“立足金华、拓展周边、辐射华东、影响全国”发展战略指引下,金华眼科医院已成为“浙中眼科专业领跑者”,以其专业的人才团队、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医疗设备、优质的服务水平享誉省内外,福泽桑梓,与光明同行。

人才荟萃 术领风骚

人才是铸就跨越发展的基石,人才丰则事业兴,人才聚则医院强。

金华眼科医院是浙江省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下设武义、永康、衢州、江山四家分院,是金华市政府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专科医院,同时也是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临床教学基地、金华市眼病防治办公室、金华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光明快车”项目定点医院、金华市医保定点医院。

一直以来,医院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加入团队,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与此同时,医院注重自身“造血”,积极打造人才摇篮,自主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优秀医师,比如视光学专科主任吴纲跃,已经成长为金华市近视防控工作领域的权威专家;斜弱视与小儿眼病专家陶丽霞,帮助一大批斜弱视孩子成功“改斜归正”;白内障专家方永亮,帮助老年人重见光明,重拾生活信心,深受老年人认可;眼底病专家范银波,致力于复杂疑难眼底病的手术治疗,悉心呵护糖尿病、高度近视等眼底病高发群体的光明“视”界。

如今,金华眼科医院人才荟萃,基本形成一支覆盖全学科、技术力量强的高层次专业团队。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中高级职称医技人员占比50%以上,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日趋合理和完善。

医院在配备全系列高精眼科医疗设备基础上,每年仍持续投入专项资金更新设备,先后引进美国LENSAR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系统、蔡司LUMERA700手术显微镜、美国博士伦Stellaris MICS视觉提升系统、欧堡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镜(Daytona)、全光塑(Wavelight Plus)技术等同步国际的先进设备,确保站在眼科先进医疗前沿。无论是眼前段还是眼后段手术技术,医院在省内眼科医学界均位居前列。

“大医精诚,事患者致其心;上工所致,事疾病近其神。”在这里,每一个眼科人用对社会的责任与良知,对生命的谦卑与敬畏,对事业的坚守与追求,以精湛的技术推动着医学的文明进步。每一步发展与成就,都饱含着他们的耕耘和汗水,只为捍卫更多患者的眼健康权利,让他们近可看繁花远可观沧海。

术业专攻 精益求“睛”

时间是最忠实的见证者,也是最公平的裁判员。金华眼科医院高水平打造浙江中西部眼科诊疗中心,门诊量、手术量持续多年位居浙中专科医院首位,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术业专攻,精益求“睛”。目前医院设有眼底病科、白内障科、青光眼科、视光学专科、斜弱视与小儿眼病科、屈光手术科、干眼诊疗中心等14个临床专科,其中省级特色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以及门诊、住院、手术3个管理中心,检验科、药剂科、临床检查科3个医技科室,医护团队为每一位渴望光明的患者保驾护航。

视光学专科是“浙江省非公立医疗机构临床特色学科”,被列入“金华市重点学科建设计划”,获批成立金华市眼视光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科研方面硕果累累,核心医疗技术处于浙江省领先水平。科室主要开展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各类屈光不正(近视、远视和散光)及近疲劳诊治,双眼视功能检查,特殊疑难验光等。

一直以来,科室秉持清晰、舒适、持久的视觉理念,注重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解决视觉健康问题。作为金华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具体工作实施单位,科室积极参与社会服务,致力于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年完成儿童屈光发育档案10万份,完成市区17万中小学生一年两次的视力筛查工作。今年6月,医院与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达成共建协议,成立了眼科医学影像分析与近视防控联合实验室。通过共享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大数据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与转化,共同推动眼科医疗服务的进步和眼科人才的培养。

屈光手术专科目前可开展全系列屈光手术,即全激光、半飞秒、全飞秒、个性化微飞秒、全光塑以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等。科室手术方式全面,年龄在18至50周岁、近视度数在50至3000度、符合手术要求的近视患者,可通过不同手术解决近视问题,提高视觉质量。科室至今已为近5万人摘镜圆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科室于2024年7月率先引进浙中地区第一台全光塑,通过全眼3D建模,实现全眼个性化定制,开启近视手术超清时代。金华眼科医院也是浙江中西部地区唯一一家以术中导航为ICL植入手术保驾护航的医院。

36岁的张女士右眼视力只有0.6,左眼眼底病变视力丧失,无法报考驾照。她慕名从衢州找到金华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胡珊珊精心设计手术方案、量身选择适合的人工晶体,给她做了晶体植入手术。术后张女士右眼视力恢复到1.2,水平视野达到150度,达到报考条件。她顺利拿到驾照后开心地表示,感觉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近年来,受电子产品普及、环境污染、生活作息不规律等诸多因素影响,干眼症发病率不断攀升,患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今年4月,医院成立干眼诊疗中心,开展眼表综合治疗、OPT脉冲光治疗等干眼治疗项目,为患者提供连续化、规范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帮助他们有效缓解干眼症状。

刘女士有严重的干眼症,眼睛干涩怕光明显,平时家人常常不敢开灯。主治医师毛景璟通过脉冲光结合中药熏蒸,配合外用眼药水治疗两个多月后,刘女士的干眼症状大为改善。

“干眼是一种慢性眼表疾病,它并不是单单点眼药水这么简单,需要规范治疗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毛景璟提醒。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眼部疾病高发,白内障、眼底病、青光眼是造成老年人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院长吴铭表示,为了关爱老年人的眼健康,金华眼科医院积极链接各方资源,立足社区老年群体、弱势群体,试行《社区老年人健康“1-3-5”行动实施工程》。“1”是按区域网格化完善健康档案;“3”是三方联动(基层组织、社工团队、相关专业机构)建立沟通、协调、跟踪网格服务机制,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5”是推行5项健康管理,即相关疾病的科普预防、监管预警、医疗干预、康复指导、时尚生活。医院将发挥专业优势,建立长效“绿色”通道,协助社区卫生院及医生提升眼健康专业服务水平。

据统计,2023年,医院全年门诊量超过24.5万人次,开展各类眼底手术及各类屈光手术近万台。患者遍布五湖四海,甚至有患者不远千里从新疆慕名前来……无论是眼前段还是眼后段,内眼还是外眼,常见眼病还是疑难眼病,金华眼科医院的医疗团队都能游刃有余,技术水平在省内眼科医学界位居前列。上至百岁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幼童,他们都能提供全面准确的诊疗方案与优质医疗服务,为全年龄段人群全生命周期眼健康保驾护航。

厚德仁爱 臻于至善

医院自成立以来,立志于实事办实,持续传递光明惠泽民生。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医院谋划开展了“关爱青少年儿童眼健康工程”,在全市范围内按照“1-3-5”近视防控体系要求开展近视防控工作。据统计,2019年至今,医院累计为近百万人次的在校学生开展免费眼健康普查和建档工作,进行数据分析和动态监控,对市区的教室开展灯源和灯具监测管理5000余场。通过多措并举,有效提升全市整体近视防控知识素养水平,金华市成功构建“五位一体”的近视防控模式,实施成效显著,被列入全国首批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防治慢性眼病是守护全民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的关键。在关爱青少年儿童眼健康的同时,医院也十分注重老年人的眼健康,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仅2023年开展公益活动44场,服务近1.5万名眼病患者。通过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提供眼健康指导建议、提醒督促定期检查等多种形式,大大提升了群众眼病防治知识素养,帮助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了致盲眼病防治实效。“金眼人”的爱与奉献从来不只局限于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在平凡的活动中挥洒汗水,传递笑容。

在遥远苍茫的西域大地,也留下了为光明跋涉的“金眼人”的足迹和身影。从2011年开始,作为全国首家参与援疆的民营医院,医院已连续派出10位专家接力援疆,并开展援疆温宿光明行、温宿县关爱儿童青少年眼健康工程等公益活动,惠及近2000名边疆困难白内障患者和超过5万人次的儿童青少年。他们带着仁爱与技术,帮助温宿县人民医院从无到有地建立眼科,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成为南疆地区唯一一家高水平县级眼科中心。医院援疆工作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得到政府部门高度评价。

历年来,医院先后获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全国慈善总会爱心企业、浙江省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浙江慈善奖、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双强六好”民营医院、金华市卫生健康系统首家“五星级”品牌党支部等国家、省、市各级荣誉60余项,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继往开来再扬帆,接续奋斗启新程。未来,金华眼科医院将始终秉持“聚焦眼科医疗服务 促进光明事业发展”的宗旨,通过党建引领把舵医院发展大局,在学科建设、质量安全、文化建设、社会公益等方面共同发力,助推医院步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打造区域眼科医疗中心,更好地满足群众医疗需求,以新作为、新担当为健康金华、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