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的蝶变:金华“千万工程”剪影
记者 季俊磊
>>影像寻访·金报图片里的金华发展印记④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以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
20多年来,全市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涌现金东区曹宅镇雅里村、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等美丽乡村网红村,打造出八仙积道共富带、大李祖联盟等乡村振兴共同体,努力绘就八婺新时代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考察调研。他说,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要再接再厉,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总书记的嘱托让乡村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生态立村 共筑宜居宜业新农村
不久前,一群幼儿园小朋友走进雅里村,他们在“金田共富”农田里亲身体验了农耕活动。金报摄影记者陈斌路过,拍下欢快一幕刊登在《金华日报》上。在他看来,发展得越来越好的雅里村,是“千万工程”的生动样本,也是新闻富矿。
20多年前,雅里村还是一个破旧的村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它的真实写照。“千万工程”启动后,雅里村启动环境整治。经过一年努力,7口池塘周围挖了排水沟,最大的池塘建起九曲连廊,村口小高线浇筑了水泥,安装了路灯。在2004年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现场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点赞:“金华市金东区雅里村通过村庄整治,使原来脏乱差的村庄变成一个‘水清、路平、灯明’的文明村……”
打好“生态牌”,是雅里村走出生态立村、生态致富路子的关键一步。2017年,和美乡村提升整治行动拉开帷幕,雅里村容村貌再度提档升级。2023年,金报记者蔡文洁再次深入雅里村采访,被它的创新发展震撼。“雅里村不仅完成华丽蝶变,更利用生态优势盘活土地,与企业、学校结对共建,增加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72万元,大大激活村集体造血功能。”
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也是如此。四方的天井、古老的门墩、高高的马头墙……清新的空气交织着古宅经年的味道,夏日的“廿玖间里”散发着年轻的气息。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新光村坚持生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大力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培育“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2013年,借着“五水共治”的契机,新光村开始整治水晶行业,同时修复古建筑、美化村居。2015年,陈青松将新光村“廿玖间里”承租下来,成立浦江青年创业者协会,创立乡村旅游创客基地,还制定了10年发展规划。
“一年时间,‘廿玖间里’就吸引了50多名大学生创客、10多名民间艺术家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入驻,引来游客80余万人。迄今,基地已经吸引近70名创客入驻,带动500余人就近就业,成为时下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陈青松说,村子环境好了,愿意来的年轻人就多了,如今不仅离自己的乡创梦想越来越近,还带领创客让新光村实现了经济转型升级。
因地制宜 打造特色致富新产业
在金华乡村,时尚气息和乡土大地深度交融,乡土风格被潮流文化改造,变得更洋气;潮流文化也被乡土风格影响,变得更接地气。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一批又一批金报记者深入乡村采访,有个很大的感受就是,每一个村都有各自的特色,真正是花开万朵、各有千秋。
10月30日,义乌李祖村农创客、沙漠的染坊主理人楼沙漠霜获评2024年度浙江省乡村振兴共富青年先锋“青牛奖”,金报记者金晓英第一时间给她发去了微信祝贺。“创客邻里中心、创客广场、乡村会客厅、露天影院、花巷、生态洗衣房,各具特色的创客体验店……李祖村乡创氛围扑面而来,正用它的活力和温度,吸引着越来越多村民回归、创客驻足、游客流连。”金晓英长期扎根义乌,曾数次深入李祖村,采访过运营者、创客、村民、游客等,每次都能找到新感觉,记录下李祖村的迭代升级。
外人不会想到,李祖村曾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被当地人称作“水牛角村”。2017年,李祖村两委决定从整改村容村貌开始,以“国际创客”村为IP定位,把美丽风景转换成美丽经济。2020年6月,金靖以职业经理人身份进驻李祖村,她和团队通过创意涂鸦、创意设计,紧扣“中国众创乡村”的主题定位,通过招募“新村民”创业带动本村村民创业,让李祖真正活了起来。
李祖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大批志同道合的年轻创客纷纷“拎包入驻”,有人开咖啡店,有人开糖水铺,有非遗研学空间,也有文创服饰、乡村学堂、古法染坊、休闲农场等,让“无中生有”的李祖创客产业成为浙江乡村一道独特风景,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这两年,金报记者对李祖村的记录更加频繁。去年,金报记者采写的《“大侠”朋友圈》和《填我十万八千梦》两篇聚焦李祖村的题材都获得浙江省新闻,其中《“大侠”朋友圈》还获得中国新闻奖。
20多年来,全市乡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致富新产业尤为亮眼,花园村就是典型代表。花园村坚持以工强村,即以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农民。2003年花园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3.6万元,维生素D3系列产品走进国际市场。自从维生素D3项目取得成功后,他们就定下一条原则——工业项目非高科技不上。仅2018年,花园集团旗下4家工业企业有19项省级新产品通过鉴定,其中16项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共建共享
描绘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一村致富不算富,百村都富才是富。如今,“千万工程”正朝着“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迈进,描绘着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冬日暖阳下,伴随着吉他弹唱,游客在天幕下煮茶烧烤,孩子在萌宠乐园给动物喂食,年轻人在莫奈花园拍照打卡……这是金东区八仙积道共富带白鹭营地内的温馨一幕。2023年初,金东区倾力打造八仙积道共富带,推动古村、古街串点成线,推动景观、产业、文化相互融合,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以釜章村为例,在“千万工程”的引领下,连通水系、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美丽河湖”、实施弱电下地工程……环境好了,游人纷至沓来。“我们村集体以土地、店铺等资源要素参与共富带运营,村集体变成了新股东。”岭下镇岭五村党支部书记宋延昌说,共富带越来越热闹,村集体经济收入就不愁了。
坡阳古街坡阳豆腐宴店主朱惠娟是岭下镇诗后山村人,随着八仙积道共富带持续推进,她又盘下了一间店面,主要卖荞麦饼、糕干、乌饭等岭下特色美食。岭五村村民朱云峰把自己的家改造成民宿,起名“骑士驿站”,还在楼下开起超市……如今,八仙积道共富带涉及岭下镇岭五、釜章、诗后山3个行政村,涵盖人口近2500人、农户超1000户,大量周边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5月,记者跟随非洲青年走进金东区八仙积道共富带,马拉维议会议员苏珊·多西对共富带产生浓厚兴趣。“富裕不仅要在城市,更重要的是关注到广大农村。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优化人居环境是一个世界课题,金华的共富模式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她说,她会把“金华所见”“金华经验”带回国内,助力非洲发展。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023年,李祖村深化实施“千万工程”,创新成立大李祖共富联盟。联盟以全国文明村李祖村为示范引领,以“一核(李祖村)一芯(稠岩村)两带(德胜岩生态景观带、田园乡创产业带)多点(其他村)”的功能布局为基础,建立“五个一”工作体系,推动农文旅融合和乡村共富民间文化交流,形成示范带动、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在核心区域内,各村结合自身特色,构筑古韵稠岩、水韵岭脚、红色上方、新时代红等不同特色主题,共同塑造了大李祖‘共富礼想’的特色乡村品牌。”金靖说,大李祖共富联盟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向“党建联建、组团作战”的转变。他们的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6年将大李祖区域建设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地、创客经济展示地、文旅产业样板地、国际文化交流地和社会治理创新地。
20多年来,全市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又奔向新的目标,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的典范。关于创新、关于梦想、关于乡村的未来,金华正以其独特方式向世人展示着无限可能,也为中国乡村振兴蹚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