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舒心美景 畅享品质生活
城市风貌建设形塑东阳独特气质
本报消息(记者 卢师慧)近日,东阳城区东郊的“耕读兴邦、百年传承”城市新区风貌区成了热门打卡地。8万平方米的绿地如诗如画,粉红、金橙、雅白的花朵竞相绽放,市民徐梦瑶周末特意赶去欣赏。
这里曾是一块闲置荒地,乱搭建、乱种植、乱堆放等不文明行为屡禁不止,环境卫生问题反复出现。东阳市风貌办联合相关部门走访调研后,决定以植绿增绿添绿为重点,清理乱搭乱建与生活垃圾,分区域栽种绿草花卉,让荒田变花海、废地变草坪。该风貌区还以东阳江为纽带,整合生态、休闲资源,构建滨江生态文化休闲带,通过提升公共空间节点、改造滨水空间等一系列举措提升颜值,并依托区域内科教文化资源深耕内涵发展,还计划承接义乌相关功能溢出效应,打响东阳文创品牌。
自开展城市风貌样板区建设以来,东阳市立足实际,计划分批次分主题打造8个城市风貌区,涵盖城市新区、特色产业区和传统风貌区3个类型。截至目前,已成功建设1个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2个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以及2个县域风貌样板区。今年还将努力建设2个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和1个特色产业风貌样板区,加速风貌区、未来社区成型连片,展现东阳独特气质,构建整体大美格局。
走进东阳“商贸门户·乐活新城”风貌区,同样是一片热闹景象。这里地处东阳与义乌城际交界之处,形成以木雕、汽配、家居建材为特色的商贸集群。通过微改造、小更新、精提升行动,风貌区内的人行天桥添上了五彩绘画。桥下,原本杂乱无章的空间摇身一变成了信息港。人们坐在休憩长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交流信息,广播里不时传来温馨的民生提醒和招聘资讯,展示牌上各类招聘、创业信息一目了然。
在“红木匠艺·共富花园”特色产业风貌区,红木店铺前人来人往,销售员热情介绍产品;“瑰宝肃雍・卢宅新韵”传统风貌区里,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聚焦在非遗技艺展示上,老人们在邻里中心惬意闲聊,笑声阵阵……近年来,东阳聚焦“补短板、增底蕴、提颜值”目标,积极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以城市品质提升、美丽乡村等多个建设项目为基础进行充分整合,加强城市重要区域和节点风貌整治提升,不断壮大产业空间能级,拓展生态空间价值,打造出众多具有东阳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目前,该市已建成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5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2个、省级未来社区5个,还获评省级共富风貌游线1条、省共富风貌驿3个、省优秀方案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