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综合能源项目落地建设
中央创新城(南区) 打造绿色低碳生活样板
本报消息(记者 俞萍)“随着智慧综合能源项目落地,在不久的将来,中央创新城(南区)将实现一种全新能源利用模式,可为居民和企业提供更加经济实惠、高效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昨天,中交城市投资(金华)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片区范围内的智慧综合能源子站项目已完成设计方案和用地审批前期工作,部分在建工程同步实施管线预埋。在金华中央创新城(南区),绿色低碳不是口号,而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真实生活。
据介绍,区域综合能源是建立在多能互补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理念之上的城市能源解决方案,可满足区域内生产生活所需的冷、热、电等能源,由集中式能源站制取并通过管网进行供给,是一种集约式供能方式。作为我市深度融合G60科创走廊的主战场、金华开发区高质量片区综合开发的主阵地和先行区,中央创新城(南区)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通过落地智慧综合能源项目,致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浙江范本。
根据规划,金华中央创新城(南区)将利用公共停车场或公共绿地地上及地下空间建设3座智慧综合能源站,同时建设分布式屋顶光伏、车棚光伏以及充电桩,形成清洁能源制取和供应闭环。项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其中一期项目拟建设一座能源站(子母站),以湖海塘湖水为主要冷热源,采用“水源热泵+热源塔热泵+冷水机组+水蓄能”多能互补系统供冷供热,服务范围主要覆盖海棠西路以南、南二环西路以北、仙华南街以东、德胜街以西区域的商业、办公和住宅项目,以及湖海塘东岸的部分城市配套项目,为相关建筑集中供应低碳冷热服务。
今后,区域内家庭和办公楼宇可不再依赖传统的独立空调系统,而是接入由区域能源站统一管理和供应的冷热联供系统。这一系统能根据季节变化和实际需求,智能调节室温和能源分配,不仅大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还将显著降低能耗成本。据初步估算,相比传统空调安装与运行费用,采用能源站供能方式,居民和企业能耗成本有望降低三成左右。
通过集中管理和优化能源分配,能源站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初步预估一期项目每年将节约标准煤4000多吨,减排二氧化碳9700多吨,相当于种植1100多亩阔叶林。
记者了解到,除了建设智慧综合能源项目,中央创新城(南区)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举措也藏在各种细节里,如区域内建筑均采用绿建三星标准,因地制宜分布的光伏板不仅能为建筑供电,多余电力并入国家电网,实现能源自我循环;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贯穿整个区域,鼓励市民选择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植入海绵城市理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中央创新城(南区)正逐步演化为一个融合低碳生活、绿色产业与智慧管理的现代化城区,这不仅是一个片区的改变,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