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义卖援助新疆听障儿童
这场“爱的接力”越传越远
记者 龚喜燕 文/摄
12月3日下午,气温下降寒意浓,但在位于义乌佛堂的朗达心声幼儿园与心声聋儿培训部内暖意融融,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80多名听障、智障、孤独症患儿与园内280多名小朋友共同参加一场特殊的爱心义卖活动,募集的款项将用于捐助远在新疆阿克苏的童星康教中心的听障儿童,助力他们重获新“声”。
据悉,朗达心声幼儿园是一所融合幼儿园,心声聋儿培训部是接收听障、智障、孤独症的浙江省定点康复机构,目前园内招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60余名听障等特需儿童。“平时孩子们得到很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爱,我们也想把这份爱传递出去,让新疆的听障儿童也能感受到这份温暖。”该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场义卖活动源于一个爱心捐助项目——受省残联委派,11月8日,该园园长、帮助数千名特需儿童精准康复的“最美助残人”徐仙琴远赴阿克苏童星康教中心,开展为期2个月的“传帮带”柔性援疆支教。
对口援教时,徐仙琴发现当地这所康复学校教材资源不足,干预模式也比较单一,大大影响了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本着力所能及改善当地教学条件的初心,这两所相隔万里的“姊妹机构”首次牵手,共谱爱的序曲。
这是一场爱的接力,也是一次爱的教育。在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和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这两个充满爱的日子,助残和志愿服务在这里交融,汇聚成一股暖流涌向新疆,用小小善举传递温暖、让爱远行。
在当天的义卖集市现场,20个“摊位”摆满书画、手工艺品、玩具等,通过“让物流通”募集善款,专项用于购买听障儿童听觉言语康复教材等,助力阿克苏的同时,也让孩子们从中感受到爱的美好、亲子乐趣,培养其财商和综合社交能力。
“对,从珠子这里穿过去,蒙蒙真棒。”现场,来自武义的吴先生耐心地陪着5岁的女儿穿手串,妻子则在一旁爱心义卖。蒙蒙是听障儿,听说义乌有专门的康复学校,夫妻俩辞了工作,3年前带着女儿来到心声聋儿培训部,就近陪着她康复成长。
如今,蒙蒙已能和正常孩子一样沟通交流,夫妻俩十分感恩。“特殊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外界的关爱,孩子本身也需要爱的教育,我们希望孩子在接收到爱的同时也能给与爱、传递爱。”
在活动集市上,类似“爱的样本”还有不少。其中一个“外援摊位”人气很旺,他们是来自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的党团员志愿者。自2008年起,义乌电力人就为这所学校开展爱心接力,不定期上门义务检修线路、资助陪伴困难听障儿童,而后扩展至结对帮扶、送电力安全课、宣传爱耳护耳等,坚持了10多年。
2021年,国网义乌市供电公司正式启动“鼓声悠扬——助力学龄前听障儿童康复志愿服务项目”,用品牌化、规范化、社会化的公益运作方式,持续探索听障儿童康复与成长的救助模式。该项目实施以来,已募集资金22万余元,累计开展特色融合活动、家庭入户服务、社会宣讲传播近200场次,并于近期获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随着加入该项目的电力党团员队伍日益壮大,此次义卖活动也得到一呼百应,大家纷纷捐赠书籍、玩具等爱心物资。当天,10多名电力志愿者还客串起父母未能到现场的听障儿童“临时家长”,手牵手带孩子逛集市、献爱心。
来自河南的听障女孩宁宁今年4岁,父母在外打工,她选中佛堂供电所党支部书记许骏当“临时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许骏来者不拒,愉快地买买买,随后还带她上了一堂电力科普课,让孩子们上阵体验手摇发电。看着发电机的小灯泡亮起来,孩子们欢呼雀跃,眼中充满了好奇。
当天,电力志愿者还为学校检修线路,捐赠书籍、玩具等物资,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从企业到学校,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这场爱的接力还在继续,而且越传越远,用大爱温暖人间,共创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