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0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新闻三秒区

“警保民”织密基层社会治理安全网

本报消息(记者 季俊磊)“110,我们是四海铭门小区保安,发现有人拉车门。”昨天,金东公安分局傅村派出所“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安保人员在该小区夜间巡逻,发现一名可疑人员在地下车库多辆机动车周围徘徊,在确定对方不是车主后立即报警,协助派出所民警控制相关人员。

这是傅村派出所积极推动“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建设的缩影。今年以来,傅村派出所聚焦“派出所主防”目标,依托“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建设,围绕应急联动、治安联勤、信息联享、社会联治“四联”工作机制,不断深化警保联勤联动,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傅村派出所与“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共同作战,打造以警力为主体,群防群治力量为辅助的多元防控体系,做到辖区重要部位、重点单位、重要区域、核心路段有警力,街巷、村社、小区、商场、单位有安保,让“公安蓝”和“红袖套”的“根系”延伸到辖区的每个角落,有效激活社会治安管理的“神经末梢”,实现巡逻防控的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进一步提升辖区治安防控质效。

“宝龙广场理发店有一起消费纠纷,请先期处置。”不久前,傅村派出所通过宝龙广场“警保民”联络群进行信息同步,利用“警保民”联络群开展纠纷先期调处工作,有效降低了该辖区纠纷警情报案率。据悉,当时一名顾客因某网络平台团购消费券优惠金额未与商家达成一致产生争执,宝龙广场“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的物业人员及时介入,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协助傅村派出所村警共同调解,最后双方达成和解。

今年以来,傅村派出所依托“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反诈劝阻成功率同比提升21%,共同参与求助类等简易警情处置65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0件,化解成功率96%以上,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街”,以最快速度响应,最大限度将矛盾隐患遏制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此外,傅村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充分发挥“神经中枢”作用,开展信息联享,进一步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为社会安保力量提供高速、科学、精准的情报信息支撑。截至目前,综合指挥室监控平台已接入辖区主要街道、学校、商场、夜市等重点部位监控1591路,基本实现突发警情第一时间掌握,处置警力第一时间到场。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警力和安保力量协同作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傅村派出所还持续深入开展对辖区安保力量的实操实训、实战演练,内容涵盖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警械使用、急救知识、战术技巧分享等,为警保工作提供通信设备、防护装备、巡逻车辆等装备支持,累计开展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实战演练29次,覆盖辖区95%的社会安保力量。截至目前,傅村派出所建立“警保民”最小共治单元62个,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56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