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文化

15岁初中生带动全家养昆虫

吴昊天展示丛林女神竹节虫

昆虫标本

昆虫标本

吴昊天家的客厅里养了三五百只幽灵竹节虫

记者 杨霄 文/摄

“橘背叉角锹甲、黄金鹿角锹甲、扩头深山锹甲、丫纹锯锹甲……这些都是我喜欢的甲虫。”15岁的吴昊天把玩着一只体长15厘米左右的丛林女神竹节虫,向我这个“门外汉”介绍他的心爱之物。

一走进吴昊天的家,原本放电视机的地方,支着一个高2.2米、宽1.5米的三层白色置物架。架子上整齐放置着7个白色半透明塑料箱,当四周的白炽灯“啪”地一亮,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只只安静地趴在叶子上的幽灵竹节虫。“我们在2021年购买了10颗幽灵竹节虫的虫卵,然后在家里进行孵化。它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蜕皮六七次,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现在这里有三五百只了。”

我凑上前好奇地上下打量着,不禁发出“哇哦”的感叹声。它们呈棕黄色,身体像一段枯树干,足却像干枯的叶片,浑身长满尖刺。最为奇特的是头部,有点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僵尸头。“你可以摸它们,不用害怕,它们不咬人。”吴昊天说。

沙发旁边、卧室桌下、冰箱顶上、洗漱台下方,吴昊天的父母像变戏法一样,热情地拿出塑料盒或袋子里的10种昆虫的若虫、成虫、虫卵、粪便……一一摆在我面前,就好似把自己的宝贝捧在手心,展示给世界看。“这些粪便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我之前还拿来做了一只枕头。”吴昊天的妈妈指着一袋满满的幽灵竹节虫粪便说。

吴昊天对于昆虫的着迷源于三年前的一天,他和爸妈到乡下的奶奶家,晚饭后一家人外出散步。

“爸爸,快看,这里竟然有这么大一只甲虫。”路灯下,一只趴在地上的独角仙吸引了吴昊天的注意。一家三口对独角仙知之甚少,随即回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原来独角仙的学名叫双叉犀金龟,是一种鞘翅目金龟子科的昆虫。它们的体形较大,身体通常呈黑色或褐色,我们遇到的还是一只雌的……”

这些发现令吴昊天非常惊喜,从此之后,他对昆虫越来越着迷,妈妈特地给他买了《兜锹花臂——世界200种观赏甲虫》《DK博物大百科》。“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种类的昆虫。昆虫纲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鞘翅目是昆虫纲中的第一大目,通称‘甲虫’。”甲虫成了吴昊天的最爱。令他记忆深刻的是,第一次将独角仙的虫卵孵化出成虫。“当时就是依靠网上的一些资料,自己一点点摸索。当一个小生命在手中慢慢成长起来,我很有成就感。同时,还能从中了解它们整个生命历程,也增长不少昆虫知识。”吴昊天说。

除了从书本上了解各种昆虫知识,吴昊天和爸爸还通过网络结识了天南地北志同道合的虫友,互相交流养虫经验。“之前有位大学教授,他需要发表一篇与昆虫相关的论文,想向我们购买相关昆虫的图片,我们就免费提供给他们。”吴昊天还认识了在英国留学的虫友,“他刚满18岁,是搞昆虫微距摄影的,前段时间还出了一本书”。

每逢节假日,吴昊天跟随爸妈前往山里探险寻宝,寻找他喜欢的各种昆虫。“如果采集到的是雌的,就放归大自然。因为它们要繁衍后代。”吴昊天每天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长变化。“他们班里的同学都知道天天喜欢昆虫,有时候在外面捡到一些昆虫,会用塑料瓶装起来,拿来给他。”吴昊天的妈妈笑着说。

课余时间,吴昊天将各种昆虫制作成标本,现在已经制作了三四十种昆虫标本。“将它的内脏掏干净,用昆虫针固定其腿部和翅膀,气温高的时候可以自然风干,有的则需要风干机烘干,后期的维护也很重要。”说起风干机,吴昊天分享了爸爸在网上购买小型风干机的趣事,为了确定购买的型号,吴爸爸咨询在线客服。客服问,是要给家里宝贝制作果干、肉干吗?“你猜我爸怎么回答,他说,拿来烘虫子。直接把客服整沉默了。”

吴昊天对昆虫情有独钟,不但激发了他对自然与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还带动了全家人养虫。吴爸爸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昆虫——幽灵竹节虫。每天下班回家,吴爸爸就要花两个多小时照顾家里的竹节虫,给它们更换吃的叶子,清理饲养盒中的虫卵、粪便。“像照顾家人一样照顾它们,需要耐心、细心。”吴昊天放学回家,会给他养的甲虫喂果冻,清理饲养盒中的木屑。“本来我很害怕虫子,刚开始很反对他们在家养虫子,现在我也很喜欢了。”吴昊天的妈妈打趣道:“它们已经成为我们的牵挂,如果外出旅游,我们都不会出去很久。”

“大自然很奇妙,昆虫有蓝色、红色等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形态、种类。虽然它们生命短暂,但是成长的过程很精彩。”吴昊天表示,养昆虫是他坚持最久的兴趣爱好,也令他更加珍惜生命。接下来,吴昊天要努力向中考冲刺。“明年暑假计划前往云南,看看那边的昆虫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