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金华市省民生实事进展情况

记者 吴瑜涛 刘小刚/文 张辉 王志金 李建林/摄 为民办实事是强化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2024年,我市紧扣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高标准落实、高效率推进、高品质建成,努力向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截至目前,涉及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分解任务的40个事项,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相关事项的完成情况,请广大市民朋友查阅—— (相关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日)

1 养老服务 ●新增老年助餐服务点60个 ●新增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731张 ●建设乡镇(街道)规范化老年学校33个 ●建成村(社区)老年学堂246个 短评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老年人的幸福晚年。通过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可以看出,今年以来,我市在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时,一方面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和养老护理服务,持续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建设乡镇(街道)规范化老年学校、村(社区)老年学堂,打造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让他们在晚年能够实现“老有所乐”。相信在政府、社会和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每一名老年人都能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2 医疗卫生 ●新增政府举办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02个 ●新增规范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70个 ●为全市115220名65岁以上本地户籍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 ●推进全市557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使用国家带量采购药品 短评 保障人民健康,既是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内在要求。新增政府举办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规范化村级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推进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使用国家带量采购药品……一件件医疗卫生相关民生实事的落地落实,充分体现我市致力于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基层医疗机构真正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在民生实事的保障下,广大群众看病更方便,负担更轻,健康获得感也持续增强。

3 交通出行 ●新(改)建农村公路66.69公里 ●新(改)建农村公交候车亭60个 ●治理堵点乱点11处 ●改造提升农村公路路口交通安全设施3006个 ●完成住宅小区充电网络配套改造26个 ●新增公共充电枪3386个(其中农村1883个) 短评 城市公共交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和重要民生事项。2024年,我市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农村公交候车亭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公路路口交通安全设施,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速升级,绘就了一幅幅“强城”“兴村”“融合”新图景。同时,治理堵点乱点、住宅小区充电网络配套改造、新增公共充电枪等一系列做法,破解了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交通拥堵、电动汽车充电难等问题,为群众出行保驾护航。

4 教育助学 ●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12所 ●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达93.65% 短评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4年,我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总目标,强化教育发展保障,通过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推动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等方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推进“学有优教”,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5 兴农共富 ●改造提升农村单村水站112座 ●新(改、扩)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61个 ●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1.501万亩 短评 如何让乡村变得更美好,村民变得更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必答之题。2024年,我市聚焦农村供水保障问题,以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通过改造提升农村单村水站、新(改、扩)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方式,多措并举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同时,在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中夯实“耕”基,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聚集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6 关爱儿童 ●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414名 ●新建“家门口青少年宫”11个 ●打造儿童友好公园34个 ●打造儿童友好医院30个 ●打造儿童友好学校51个 短评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爱儿童,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近年来,我市全方位做好关爱儿童工作,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情暖童心,我市儿童权利保障制度加快完善,越来越多的孤独症儿童被及时救助,接受康复服务,恢复身心健康;护航成长,各类儿童成长友好空间不断拓展延伸,让“花朵”们尽情绽放生命光彩。

7 食品安全 ●新增“浙里食安”示范食品作坊97家 ●建设中小学“示范学校食堂”144家 短评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近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受到舆论关注,如何更好守护“舌尖”安全,成为一道必答题。“浙里食安”示范食品作坊、中小学“示范学校食堂”等一系列食安载体相继涌现,让广大市民买得安心、吃得健康,推动铸牢食品安全全链条保障机制,是我市紧抓食品安全工作的生动写照。

8 住有宜居 ●新增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84台 ●创建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30个 住宅小区专业物业覆盖率达91.52% ●创建三星级以上物业服务小区53个 ●启动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 短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住房的需求从“住有所居”逐步转变为“住有宜居”。而所谓的宜居,是更好的居住环境、更优的居住体验。金华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让住户上下楼变得方便快捷;建设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让小区环境卫生得到保障;创建星级物业,让业主享受优质服务……这些举措的落实落细,切实解决了以往存在的一系列痛点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9 全民健身 ●向公众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200个 ●新建基层体育场地设施110个 ●新建“环浙步道”758公里 短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热兴起,健身场所成为生活“刚需”。近年来,我市围绕“推进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市”奋斗目标,不断加强体育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一批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向市民开放,村级全民健身广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等一个个基层体育场地相继建成,遍及城乡的“环浙步道”如藤蔓延伸,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助力构建起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10 应急救援 ●开展自救互助应知应会培训142万人 ●创建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应急消防管理站20个 ●新建乡镇专职消防队12支 ●达标提升乡镇专职消防队37支 ●完成心肺复苏、溺水、交通事故等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23.61万人 ●完成应急救护持证人员培训5.38万人 短评 应急救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新建乡镇专职消防队、达标提升乡镇专职消防队,让应急救援队伍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开展自救互助应知应会培训、公众应急救护培训,让更多人掌握相关知识,成为应急救援的补充力量……我市不断完善应急救援机制,打好化险为夷的硬仗,夯实防患未然的基础,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好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