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西联“婺中生有” 撬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杠杆
记者 巩长青
近年来,武义县西联乡党委、政府以党建为引领,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激发发展活力。该乡以婺剧为媒介成功引流,开启“婺中生有”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以婺剧引流
偏远乡村游客潮涌
上周日,对于西联乡河涧村而言,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西联乡婺剧文化旅游周在此拉开帷幕,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这个常住人口仅200余人的小村庄瞬间涌入5000多人,私家车从村口一直排到柳四线,场面壮观。
河涧村地处武义南部深山,此前与婺剧鲜有交集。2023年,在有识之士支持下,西联乡出资500万元与浙江婺剧团签订10年演出合同,将浙江婺剧团的璀璨星光引入西联。从此,名角在此汇聚,经典剧目轮番上演,“婺中生有”为这片土地带来全新的文化活力。
12月7—9日,三天六场高品质婺剧演出不仅吸引武义当地居民,还吸引周边县市大量游客前来观看,累计观众超2万余人次,为西联乡打造了一张闪亮的文化新名片。
婺剧的引入,如同一股清泉,激活了西联的乡村旅游经济,为西联带来前所未有的客流量。为抓住这波流量红利,西联巧妙地将这一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适时推出一系列旅游优惠政策“大礼包”。如在牛头山旅游风景区及该乡精品民宿,联动开展住宿送温泉票、景区门票,住宿餐饮直接打折等优惠活动,将客流量转化为销量。
以产业为依托
“一村一品”助力振兴
在西联乡党委、政府看来,婺剧的开演不单单是为了吸引游客,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振兴,惠及一方百姓。为此,西联乡不断夯实基础、拓展发展空间,依托“百镇共建强基”行动和“山海协作”等项目合作,尽可能延伸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链。
在西联乡婺剧文化旅游周开幕式上,西联乡与百镇共建合作单位永康市西城街道签订蚕桑研学基地共建框架协议。永康西城街道投入30万元,助力西联乡河涧村依托现有优势为桑蚕产业延链,为西联发展注入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5月以来,双方通过深入合作,已累计落实80万元共建资金,举办27次共富集市,带动3000多公斤农产品销售。此外,还有5个共富项目落地见效,为村民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一面借助外力,一面催生自身发展潜力。西联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乡以牛头山旅游风景区创建5A级景区为契机,借助“村景联建”辐射带动,全乡5个村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壶源村宣莲文化中心、河涧村小蚕共育基地、章溪村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和烧烤露营基地、大溪口牛头山植物标本馆以及西联乡下山脱贫展示馆等项目有机结合,为游客串起一条集观景、研学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