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微循环” 治堵“保畅通”
市治堵办以“绣花”功夫精准治堵疏堵
叶永永 王雪凝
近日,根据高德运行指数测算,金华主城区高峰1.29、平峰1.21,高峰时段平均速度为30.4km/h,道路整体畅通有序。
今年以来,金华市治堵办紧紧围绕“推进城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秉承“精准供给、精细管理、精品服务”的三大核心治堵理念,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交优先、堵点乱点整治,持续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打通断头路 畅通内循环
“丹溪路西延贯通后,去单位只用了20多分钟,而且堵车的概率大大降低,方便太多了。”王娴是金东区一所学校的教师,平时她从秋滨家里到学校上班,走李渔路或者环城南路,都要绕道而行,遇到高峰期有可能要40分钟。
今年5月,丹溪路西延工程(婺州街至环城西路)全面通车,自东向西串起市民广场、金华网络经济中心、江南CBD“金华之心”、南苑中学、山嘴头未来社区、大黄山公园、北大科技园、中央创新区等。
“受地形影响,之前秋滨要抵达市区江南只能绕道李渔路或者环城南路。丹溪路西延工程贯通八达路,新添市区江南板块的东西向交通要道,不仅缓解区域交通疏导的矛盾,也进一步改善了城市营商环境。”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路网建设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打通“断头路”是解决城市发展堵点、难点的“民心工程”。今年以来,我市加快路网和停车设施建设,打通婺城新城区纵一路新建工程、仙源路西延道路新建工程二期、八达环卫基地西侧路、新宏路等12条断头路,完成市区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0.9公里,新增停车位5037个,其中公共停车位1090个。
我市还纵深推进一环路快速化、海棠东路武义江大桥、仙源路湖底隧道等立体化交通设施,构建立体交通网络。其中,市区一环路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是打通北苑立交、祝丰亭、东市北街及东市南街等多个交通堵点的关键一环,建成后将跨过金衢路、宾虹路、河盘桥路、解放西路四个路口,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据悉,市区一环路快速化改造二期工程采用“隧道+桥梁+地面道路”建设形式,主线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km,局部限速60km/h,今年完成主体工程施工,计划2025年年底全线完工。
优化公交线网 倡导绿色出行
近日,家住义乌的王阿姨到金华市中心医院看病,乘坐轨道交通到万达广场站后,在客服中心领取了“婺行便利签”和免费乘车券。出站后,王阿姨按照“婺行便利签”指引,步行50米到万达公交站,免费乘坐J6路公交车直达金华市中心医院院内。
王阿姨乘坐的J6路公交车是我市打造的就医专线,凭免费乘车券可免费乘坐,解决了市民就医“最后一公里”。此前,市治堵办牵头组织市轨道交通集团、市公交集团、市中心医院等多方商讨座谈,将J6路公交首末站设在轨道万达广场站和中心医院内,为东阳和义乌市民来金华就医提供便捷服务,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
今年,我市结合现有公交线网布局,开通5条定制公交线路,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14条,增加桃源小区、市人民医院、金漪湖科技创新策源地等多处站点,串联起居民区、轻轨站、医院和工业园区,满足群众就医、通勤、跨城通行需求。
聚焦老年人“上车一小步”难题,我市新增低地板公交车20台,在24路、9路、28路等城市主要线路完成更新。目前,低地板公交车占全市新增公交车比例62.5%,远超30%的占比要求。低地板公交车车厢没有台阶,避免了传统车厢内台阶给老年人带来磕绊,大大改善了老年人乘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此外,为践行绿色交通发展理念,我市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支持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和动力电池更新换代工作。12月底,新购买的82辆公交车将分别投放到BRT5号线、808路、705路、634路、609路等线路,满足市民舒适、安全、畅通的出行需求,切实解决通勤“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问题。
开展拥堵治理 提升出行效率
“以前的道路比较窄,现在不仅路变宽了,标识标牌也更加清晰,大家出行更便利。”近日,市民李先生经过市中心医院四眼井巷附近,对医院周边提升改造后的道路赞不绝口。
金华市中心医院地处市区老城区核心板块,周边道路狭窄、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不足。为缓解金华市中心医院周边交通压力,我市实施了四眼井巷提升改造工程,在医院周边设置单行线、专用通道等。同时,在停车场周围设置了清晰的标识和引导系统,确保车辆能够快速进出,缩短排队进入医院的等候时间。
目前,市中心医院明月街入口最大排队长度减少近20米,入院车辆等待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5分钟缩短至7分钟,就医停车容量扩充27%,有效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极大提高了金华市民满意度。
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商场、医院等重点区域交通整治,完成高铁新城德馨路二期、金龙路怡村路口、丹溪路西延、东阳街提升改造、长湖路与西二环交叉路口改造等TOP5拥堵路段治理;对世贸商圈实施停车诱导,系统接入商圈周边世贸广场、市民广场、市行政服务中心等7个停车场中3790个车位及280个周边路边道路泊位的余位信息,实现“停车数据动态发布、市民停车多面指引”的效果,进一步改善道路周边环境。
接下来,我市治堵工作还将聚焦医院、学校等人群密集区域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公交适老化改造,提升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完善轨道交通、公交、共享单车接驳,提高出行便捷度,向着畅行金华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