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民生

“一盘棋”共筑儿童幸福新图景

我市3案例入选省儿童友好最佳实践案例

记者 董金姣

近日,我省发布20个儿童友好最佳实践案例,我市入选3个,分别是《金华市:儿童友好单元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实事 “一盘棋”共筑儿童幸福新图景》《武义县:以“童话武义”高质量陪伴儿童健康成长》《义乌市:从“我”到“我们” 打造共享融合友好“联合国社区”》,入围案例数与杭州市并列第一。

自2022年我市启动争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地各成员单位聚焦“童未来·共‘金’彩”主题,积极构建“1691”儿童友好体系,累计出台配套政策86个,打造儿童友好场景345个,谋划重大项目138个。今年3月,金华和义乌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我市成为浙江首个以“地级市+县级市”形式申报成功的城市。当前,我市正处于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重要推进阶段。3个入选省儿童友好最佳实践案例体现了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成果和先进做法及经验。

我市将儿童友好单元建设纳入政府民生实事,统筹出台相关文件,重点将30个儿童友好公园、30家儿童友好医院、30所儿童友好学校、10家“家门口青少年宫”、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320名等纳入2024年市政府民生实事。各地各成员单位“一股劲”合力攻坚,截至目前,2024年159个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建设已全部完成,其中完成纳入民生实事的儿童友好公园34个、儿童友好医院33家、儿童友好学校83所。打造“家门口青少年宫”30家,完成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418名。

武义县用童话高质量陪伴儿童健康成长,以汤汤为代表的武义籍儿童文学作家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出版儿童文学作品300余部,其中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出版30多部作品。同时通过各类赛事及研学活动,吸引境外30多个国家儿童文学学者、作家、翻译、版代参与,“童话出海”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新路径。签订童话研学项目及儿童文化影视项目合作协议15个,总投资额近5亿元,其中有6个项目已经落地;在原有省市级“研学基地”基础上,建设“璟园古民居博物馆”等童话研学基地9个,开展童话研学之旅500余期,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助力实现旅游收入约3亿元。此外,由汤汤领衔,300余名志愿者参与的纯公益“童话书屋”坚持常年300多天公益开放,举办线上线下公益“名家讲座”“童话沙龙”等各类活动300余场。

义乌市打造共享融合友好“联合国社区”,共创国际化儿童友好成长空间。链接周边学校,打造全龄教育矩阵,增设娱乐运动设施,创设专属阅读空间,鼓励各地儿童语言交流和文化碰撞。聚焦服务融合,共造国际化儿童友好服务体系。该市还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外邻居节、国际夏令营等60余个品牌服务项目,年均开展各类活动1000余场次,年累计服务近10万人次。此外,义乌聚焦机制融合,共建国际化儿童友好参与机制,探索“公益+微盈利”社区合伙人运营模式,引入5A级社会组织,吸纳700余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友人、各民族同胞组建志愿服务队,以家文化、融文化为底蕴,为中外儿童开展心理疏导、情感关怀、成长提升等专业社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