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国内新闻

我市统筹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助力“双减”

(紧接第1版)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用心的学后校内托管服务“三心”工程获得教育部肯定。

此外,利用我市院士之乡和物理学家群落优势,全市678所中小学聘任科学副校长;融合科学家校友情怀,由金华籍科学家助力建设黄文虎少年科技馆、量子科技实验室、龙芯飞凤书院等科创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已打造八婺校外科学地图178个精品点位,通过校校联合、馆校协作、校地合作等模式“引进来”“走出去”。

“近年来,我市不断通过特色示范基地点位建设、举办多元科技赛事等方式推进创新人才选育,近两年已为国家集训队输送160多名创新人才。”李睿希表示。

目标:5年打造科学教育金华品牌

11月26—29日,为期4天的“金华市中小学科学英才教育教师发展行动”举行,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大学教授、奥赛金牌教练、教学名师、中小学特级正高级教师等齐聚金华。11月30日,2024浙江省首届青少年科普运动会暨高校科普助力“科学教育加法”大型公益科普展演活动也在我市举行,吸引了全省60余所学校1500余名学生。

这些都是《金华市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8年)》的落地项目。

今年5月发布的《行动方案》,明确深入实施科学教育质量提升、科学教育人才优化、科学教育空间拓展、科技创新人才选育、科学教育示范载体培育、“大科学教育”协同等六大行动18项具体举措,目标是通过3至5年建设,形成全区域具有科技氛围、崇尚科学家精神、多元稳定协同机制、具有金华辨识度的科学教育特色品牌。

为此,我市开启全要素保障模式。《行动方案》明确14家部门和在金高校责任清单,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全面支持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活动、英才教育师资培养等11个重点项目,统筹专项资金保障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

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是关键。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教师的动力,提高科学教育质量,市教育局会同编办、人社等部门创新建立了编制“周转池”制度,向重点区域及学科精准调控,对前沿科技人才设立引进绿色通道,向重点学科、偏远区域进行倾斜。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共调剂585个编制,支持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

此外,推进共建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发展。借助浙师大科学教育资源在课程体系构建、实验技能操作、教师层级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借助部门、金华籍科学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校外科学教育机构等资源全链条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育,构建“家校社”多维度育人场景;借助“科普助力山区县”系列活动,实现科教资源城乡全覆盖,系统性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专家点评】

浙江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院长、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晓:金华历来重视科学教育,拥有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近年来大胆创新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打造出共享资源、共赢发展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新模式。

从目前来看,金华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上的整体设计非常全面细致。但设计是第一步,扎实落地是第二步也是关键一步。在后续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每个环节根据实际情况一一细化推进,如英才教育教师的考核、进出机制,如何落实到学校、激发老师的动力等。

教育教学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在整体推进过程中,离不开研究引领,也重在扎根教育实际,不能仅凭经验和感觉,要用开放的视角,在更多协同交流和实践中去落地。如果如今的设计能扎实落实到位,金华的科学教育改革会再前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