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国内国际

向世界发出金华好声音

(紧接第1版)据金华海关统计,1—11月金华共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8063.4亿元,同比增长13.5%。

“我们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项目包含16个水电站建设,计划利用5年时间推进。”浙江金轮机电实业有限公司行政人事部长俞剑说,目前项目正加紧建设,其中3个已经能发电。这些年,“金轮机电”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设备出口到58个国家,和巴基斯坦、老挝等国家达成深度合作,在海外水利水电、抽水蓄能等领域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当得知“金轮机电”在世界各地建设了4500多座水电站,坦桑尼亚小伙王晓乐直呼“厉害”。“听说还在我家乡建了项目,真不错。”王晓乐说,“坦桑尼亚水资源多,但还有很多家庭没有电,这些设备对我们非洲发展帮助很大。”

一次次交流架起“民心桥”

国度有别,文明无界。“一带一路”不仅织密了经贸往来,更带来了文化交融。源远流长的金华文化,也丰富着国际交流互鉴的故事载体。近年来,以文化为纽带,金华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渠道,不断提高文化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

脚步,越来越实——一场场会议,一个个项目,中非交流与合作的空间日益广阔。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系列活动举办,规格不断提升、影响持续扩大,成为中国和非洲国家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平台。

声音,越传越广——今年当地时间6月28日至29日,在西班牙马德里运河剧院,浙江婺剧团连续两晚举办婺剧专场演出。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起立鼓掌,第一场谢幕掌声持续了近4分钟,第二场甚至超过7分钟。精彩演出,让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沟通,越来越密——金华高职院校在非洲设立卢旺达“鲁班工坊”、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卢旺达穆桑泽国际学院、摩洛哥义乌商学院、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刚果(布)中刚丝路学院等机构,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技能、管理人才,成为中外职业教育合作的闪亮名片。

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来自卢旺达的菲力明经常待在实训室学习。专攻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他,在第九届非洲职业技能挑战赛上获得全场最高分。菲力明说:“感谢金华,让我学习到新技术。回国后,我希望成为一名电气自动化工程师,为家乡做贡献。”

一场场传播注重“新表达”

金华,不止一面。这里是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的浙江之心,是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开放高地,是历史悠久、名人荟萃的文化名城。如何让世界看见中国发展、认同中国价值、搭载中国机遇,怎样把金华故事讲得更好?

在去年“一带一路”金枢纽活动基础上,市委网信办加强统筹协调,初步建立以网信为主体的“1+10+15”网络国际传播架构,充分发挥10个地方和15个view point(观景点)特色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结合重大活动和重要主题节点,深入挖掘金华经贸、文化优势资源。

看得见。搭建好传播平台很重要。今年10月25日,金华国际传播中心(JHICC)揭牌成立,标志着我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中心设立浙江师范大学、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等首批“金枢纽国际传播观察点”,提升对外传播窗口支点效能。

传得开。越是本土的,越是国际的。围绕城市建设、对外贸易、企业发展等主题,市委网信办制作一批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多语种新媒体作品,介绍金华的发展成效,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金华篇章。聚焦传统文化,围绕婺剧、上山文化等出海展演及出圈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与推送中英文短视频,在海内外有效传播。围绕商贸特色推介共富故事,推出外商体验非遗系列新媒体作品,制作“义乌8位老板娘借助AI技术介绍义乌商贸城”视频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最金华》微纪录片在30多个非洲国家上线播出,平均收视率达2.7%。

聚得拢。为加强传播质效,在中央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我市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举办“一带一路”金枢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等,着力架起情感桥梁、拉紧人文纽带,创新话语表达。同时,鼓励引导义乌国际商贸城、永康五金城等外贸企业加强出海宣传,继续探索“万国创富潮”“跟着商品走丝路”等“以商传外”IP和达人队伍。

2024“一带一路”金枢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即将举办。期待通过活动举办,打造世界看金华的窗口,持续推进不同文明间交流对话,让一个个与发展、传统、特色相关的金华故事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