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以上的初次信访事项得到一次性化解
金东创推“白天群众信访晚上干部家访”
本报消息(记者 单光辉)“我在网上求助后,当天就有工作人员上门核实情况,事情很快得到解决。”12月20日,在金东区江东镇一企业务工的信访人丁先生回想起两个月前的情景,至今还有些感动。他说,当天家访、隔天调解、一周内完成处置,拿到未按约定发放的保底工资。
近年来,金东区以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为牵引,坚持做实源头减量工程,创新建立“白天群众信访、晚上干部家访”工作机制。自2023年9月该机制试行以来,全区干部家访2744次,通过家访化解2464件,90%以上的初次信访事项得到一次性化解。
“白天凡有信访群众到区信访局上访,窗口工作人员当场告知干部会上门听取意见,让群众知道事情‘有人管、谁来管’。当天,事权单位干部按照‘事不过夜’原则上门开展家访。”金东区社会治理中心副主任李鹏程表示,面对面主动沟通,能最大程度做好“解决、解释、解气、解困”工作。今年1—11月,金东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0.2%。
只有真正解开心结,群众对信访工作才会满意。如金女士因拆迁安置问题从2017年开始信访,因其当前居住地为湖州,调解较为困难,自“白天群众信访、晚上干部家访”机制实施以来,包案领导多次到金女士湖州南浔家中家访,一方面做好政策解释工作,一方面在生活、住房等方面给予其帮助,最终该事项得到妥善化解。
通过“白天群众信访、晚上干部家访”工作机制,一大批年轻干部得到锻炼成长。金东区东孝街道年轻干部刘晓磊从事信访工作3年,家访机制运行以来,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利用晚上和周末开展信访化解工作,群众感受到了他的这份责任心,也愿意和他交心,工作开展更加顺畅、有效。今年以来,他已累计参与家访45次,调解纠纷36件。
此外,金东还建立提醒追踪问责体系,确保工作机制落地见效。针对“应访未访”或家访制度落实效果不理想的单位由区信访联席办点对点发送工作提醒。对于经提醒后仍未落实整改的,要求事权单位复盘溯源,根据情节轻重提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确保信访事项有人理事、化解得当。截至11月底已抽查家访件1584件,其中群众较为满意以上的有1472件,满意率92.9%。
家访后未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办?金东还创建了“13510”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即1天内交由网格员、网格长处置,3天内交由联村干部处置,5天内交由乡镇分管领导处置,5天后交由乡镇主要领导处置,10天后提交区领导包案化解。截至目前,通过家访化解的2464件中1天内化解258件,3天内化解734件,5天内化解1258件,10天内化解123件,10天以上区领导包案化解9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