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建设:绿韵武川 项目如潮促经济 匠心筑城 多元发展绘新章
巩长青
壶山立城中,熟溪穿城过,武义自古风景旖旎。
今年以来,武义县建设局以党建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纪学习教育,积极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紧密围绕武义县“五攻坚五比拼”战略部署,以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从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到建筑产业绿色转型,再到重大项目深入实施,以“学、拼、闯、实”的奋进者姿态奏响城乡建设与民生福祉和谐共融的幸福多重奏。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2024年,武义县建设局获得省“五水共治”先进集体、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绩效评价优秀等荣誉,在其努力下,武义入选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首批省级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为当地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敢谋敢为+善作善成 实干争先做强经济支撑
进入四季度,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标注当下的武义,那一定是“实干争先”。一连串可喜数据,折射出武义建设的满满活力:
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2.02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连续3个季度在全市排名第一,连续15个季度位居全市前二。
城市更新区块中,星光安置区竣工在即,城中、下溪滩、小南门等拆后区块回建工作有序推进;金武新城发展中心、文体中心、金职大武义学院等新区重大项目初具规模,金湖商业中心即将试营业;鸣阳公园、秋澄公园、武川公园、金湖公园开放使用,壶山公园提档加快推进;中盛路、秦余路已完工,解放南街、温泉北路试通车,体育场路、城脚路改造启动实施……
动作密集、成果累累,武义向外界透露出一条重要信息:发展在加快、再加快。
在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武义学院等新区重大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这个总投资14.12亿元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当地第一所综合类本科院校。项目负责人感慨:“建设局为我们量身定制计划,安排专人对接推进。政府对企业非常重视,服务极具前瞻意识。”
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抓住项目干。项目建设速度“拉满弓”的背后,是武义县建设局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诠释。今年以来,对内,该局推行“快落实、畅协同、强质量、成闭环”工作机制,共交办重点工作任务75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督办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均已100%办结,责任科室和销号期限清单化,内部流转更顺畅,有效破解工作执行中的“肠梗阻”。对外,通过“周例会、月晾晒、季度比拼”,聚焦要素保障、拿地开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方面,推行工业厂房改(扩)建项目开工“一件事”增值服务,整合涉及项目开工的多个环节和事项,集成指导办理,目前已服务企业6家;用情助企纾困,制定《武义县工业厂房、仓库建设项目设备先行实施细则》,允许符合条件的项目生产设备提前进场安装,压缩工业厂房、仓库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5家企业5个项目试点。
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F22装置楼、TFE和HFP装置楼及压缩机房建设项目比预期提前120天。全力深化改革,出台《武义县群体建筑分期竣工验收试行办法》,在确保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分期验收,对武义县光电产业小微园项目实施分期验收试点,预计助力企业提早投产70天。
问需于企,解难于企,一个又一个关于武义建设“速度与激情”的故事在武川大地上演。优秀的营商环境吸引诸多外地优质建筑企业注册落户。数据显示,今年武义新引进优质建筑企业21家,培育2家企业晋升为一级资质,获市文明标准化优良工地房建项目41个、市政项目13个,占全市项目17.5%,排名全市第一。
借力发力+以小博大 项目储备积蓄发展力量
制胜未来,项目为先。该局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抢抓国家扩大有效投资重要窗口,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工作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以投资实物量助推武义经济稳进提质。
对于重点项目,武义县委县政府深入研究、提前谋划、精准立项。今年1月,武义入选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县,获得省补资金1600余万元。武义县建设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做好传统村落资源的传承和转化,对当地传统村落、传统建筑、非遗等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全面摸底。省补资金到位后,多次组织召开部门专题会议,协调完善保护利用规划内容,确定“一带一环,一核五色,人文一体,漫道串联”总体格局,以明清古建筑村落——山下鲍村为核心打造传统村落带。全面摸排后确定整合历史文化(传统)村、美丽城镇、历史建筑储备、文物保护等资源,打造30个特色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目前,5个村均已开始施工,在用好用足项目资金的前提下,实现“串线成片”的集聚发展效应,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该局争取到项目建设资金约3.48亿元。其中,金武新城防涝综合提升工程获得特别国债资金1.09亿元,有效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城镇地下管网改造提升工程获超长期国债资金1.46亿元,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升级,提升城市品质;路灯智慧照明改造项目获资金2400万元,将推动城市照明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获525万元,方便居民安居出行。这些项目为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将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武义县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陈建华表示,目前该局与发改、资规、财政等部门及国企联动,不断强化项目库的谋划和储备。聚焦基础设施建设,高站位统筹城建领域各主体平台的项目,梳理出涵盖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领域的100个项目,总投资超678亿元,目前正在申报明年“两重”、中央预算项目10个,总投资超38.9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局还提前对接项目用地适配、前期审批等关键要素,提高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成功率。积极跟踪重大产业项目审核进度,做好新一轮政府专项债券和金融债券储备申报工作,坚持“能报则报、应报尽报、动态储备、动态滚动”,争取最大的政策红利。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以项目库建设为抓手,以资金保障为支撑,不断提升项目谋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引擎。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 市貌优化提升民生福祉
漫步武义县城,城市中每个角落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城区主干道上的行道树经全面梳理更显得生机勃勃;在繁华的俞源街商圈,绿化小品焕然一新,为商业街区增添了几分绿意与活力;在武阳路等主干道上,交通隐患点得到全面整治,市民出行更加安全无忧。桥下的空间经精心修缮美化亮化,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行走中不经意间邂逅的一座座口袋公园绿意盎然、设计精巧,成为城市中温馨的休憩角落。栖霞社区居民张先生谈及附近的口袋公园时说:“出家门过马路就是公园,那里风景特别好,我常去散步放松。”
近年来,武义致力于城市环境整体提升,通过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这些变化不仅体现了该县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决心,更彰显其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武义不仅关注百姓生活环境的改善,在居住环境的优化提升上更是下足功夫。
武义县建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地首个国企投资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武义县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发区项目)及周边配套工程将于本月底验收。该项目位于武义经济开发区金牛路西侧,有7幢高层住宅、1个商业综合体及丰富的公共设施,1116套精心设计的住房涵盖40~70平方米的多种户型,满足不同群体的租住需求。该项目可有效缓解武义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及新就业务工人员的住房压力,助力当地百姓实现“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的美好愿景。
截至目前,武义县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提升至16.86%,较去年增长3.84个百分点,年度任务完成率达88.6%,增幅稳居全市榜首。同时完成统筹武发蓝领公寓改造、嘉益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宿舍楼、经开产业园建设项目等7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建设与筹集,新增房源录入量达1670套(间),为2539户家庭发放总计1117万元住房补贴。在“两新”补贴政策落实上,该局积极推动旧房装修与厨卫改造的材料物品购置补贴工作,目前已受理项目1291户,审核通过资金1893万元,实际兑现补贴1096户,总额达1867万元,有效刺激市场消费。
纳入年度计划的各项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新建湖沿污水处理厂试通水,改造提升农污终端26处,新建雨水管网1.6公里、污水管网3公里、城市燃气管网11.6公里,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并强化精细化日常监管。同时,全领域落实安全生产主管责任,完成3个小区内改外工程,迁建燃气管道惠及581户,燃气配送站点标准化改革4家。在危旧房治理方面,治理25栋危房,为17户困难家庭发放45.95万元危房改造补助款。此外,还实施了22个小区的电动车充装场所建设,新增361组停车棚,极大地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武义县建设局将立足全县发展大局,力争各项指标在市级排名中持续领先,展现进位争先的坚定决心;精心谋划一系列改革举措,高效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攻坚克难突破发展瓶颈,以昂扬斗志和务实行动奋力开创武义城乡建设发展新篇章。
(本版照片由武义县建设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