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再生利用置换优质水资源
金华市区开辟“第二水源”
本报消息(记者 吴晓 刘小刚)昨日,记者在市区宾虹西路上看到一辆蓝白涂装的洒水车,车身印有“示范利用再生水 引领节水新风尚”字样。来自巾帼西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驾驶员李小兵说,车上的水取自秋滨污水处理厂旁的再生水加水机,清澈无异味。
再生水即中水,指污水经适当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指标后可利用的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洒水车用上再生水,得益于市区污水再生利用项目的实施。
据了解,该项目是市区首个污水再生利用项目,2023年5月开工,总投资1.47亿元,以我市单体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秋滨污水处理厂尾水为水源,通过建设蓄水池、泵站,并沿双溪西路、李渔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迎宾大道、二环北路铺设18.16千米的输水管道,打通污水再生利用“最后一公里”。
市水处理公司工程技术处处长周文俊介绍,秋滨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28万吨,尾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可用于城市工业用水、道路浇洒、公园绿化和生态补水等。但以往因再生水管网等设施不完善,仅少量尾水在厂区内使用,其余外排入江。依托该项目,尾水“流入”市场,发挥“第二水源”功能。
巾帼西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尝鲜者”,负责人许建勋表示,公司有6台洒水车在秋滨街道作业,以往用自来水,现改用再生水。自来水按工业水计费,每吨4.27元,而再生水每吨0.88元,一辆洒水车每天用水30吨。“光秋滨区域,公司每年就能节省不少钱。项目完工后,公司其余50多辆洒水车也将改用再生水。”
浙江浙能金华燃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是用水大户,曾经靠一条6公里长的管道从婺江引水,每年用江水100万吨,现在这条管道接入再生水。“公司今年更新的设备对水的浊度和电导率要求高,江水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需投资3000多万元增设处理设施。”该公司运行部主任周红星说,使用再生水不仅节约了投资,每年还可置换100万吨优质水资源。
再生水也被用作生态补水。据了解,城市河网多依靠水库等水源补水,枯水期来水不稳定,导致河网水质易波动。而再生水水量稳定、水质可控、就地可用,适合用于生态补水。该项目在玉泉溪、洪源溪、回溪、通源溪、下王溪等5条城市内河设置生态补水点。今年玉泉溪补水点已通水,再生水及时补充入溪,增加了溪水流动性,提升了水体自净能力。
“项目已完成形象进度的92.1%,明年全线通水后,具备每天12万吨的再生水供水能力,每年可置换4380万吨优质水资源,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的水量。”周文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