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东阳数字赋能智慧教育变革

本报消息(记者 黄娇丽)近日,《2023中国智慧教育区域发展研究报告》出炉,东阳市的《县域“教育大脑”建设的东阳探索与实践》等四个案例入选,系全省唯一入选的县(市、区)。

本次东阳市入选的四个智慧教育案例,分别是《县域“教育大脑”建设的东阳探索与实践》《基于学科素养的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实践案例》《数智膳行,让孩子拥抱美好“食”光》《新型教学空间,为STEAM教育提效赋能》。案例涉及教育大资源集成改革、智慧教育环境建设、校园食堂管理方式变革以及教育教学模式优化等诸多关键领域。通过大数据资源整合、传统育人方式与新质数字技术结合,总结出一系列具有借鉴意义的智慧教育“东阳经验”。

近年来,东阳市以“信息化破解教育难题”为目标,积极推进省数字教育区域试点,智慧教育工作持续创新。2023年以来,东阳区域试点投入5850万元,围绕区域教学改革需求驱动数字教育环境建设,不断创新重塑教育教学及教育治理模式,有效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平台为基础,东阳市率先搭建国家、省、市、县、校、班六级一体化优质资源和优质课程共享体系,进一步完善优质数字资源的公共服务普及模式。“教育魔方”“城市大脑”等数字平台联动,助推东阳教育管理模式、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等新跃升。

以名校、名师为引领,东阳积极组建各级教研共同体,实现群体智慧的共享。同时着力优化校际、城乡乃至跨区域的结对帮扶工作,形成了精准有效的帮扶模式。此外,该市成立数字教育讲师团研发精品课程,持续提升教师数字能力。数字教育实践案例在多所高校的中小学信息化国培项目中展示,在全国、全省相关会议发言。

去年起,东阳市更是依托省教育信息化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启动新一轮的基于智能学习终端的精准高效课堂试点。走进位于东阳南部山区的千祥镇三联小学,便能真切感受到智慧教学带来的变化。课堂上,学生们人手一个答题器,通过它与老师用英文展开频繁互动。AI“助教”随时待命,精准纠正学生们的发音。该校负责人满怀欣慰地表示,智能终端让农村孩子也能尽情享受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源。今年以来,东阳全市共有3所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的91个教学班,均开展了基于智能学习终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

目前,东阳市新型教与学模式学校普及率为100%,有具备人工智能学科教学条件的学校77所、融合新质数字技术的智慧课堂230个,实验校信息化教学向区域外作示范(推广)活动929次。该市区域数字教育发展指数连续三年列全省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