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洋埠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本报消息(记者 胡雅心)近年来,金华开发区洋埠镇在公共服务领域取得明显成效。非遗馆丰富多彩的活动、红色教育馆的崭新面貌、充电桩的便捷布局及沿江公园的休闲氛围,共同构成了洋埠镇民生幸福的底色。这背后,是洋埠镇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决心和努力。
每当夕阳西下,洋埠镇政府大院便成了居民的欢乐海洋。篮球场上,篮球爱好者挥汗如雨,享受运动的快乐;空地上,旗袍秀爱好者集中彩排,展现优雅的身姿。这一切,都得益于洋埠镇坚持“党建引领 聚力共促”的理念,致力于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洋埠镇不仅将2023年投入使用的镇政府大院及篮球场免费对外开放,还积极整合各类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将镇共富馆、非遗馆、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礼堂等场所也开放预约借用,让居民真正享受到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
“现在真的很方便。”15岁的陈天策是个篮球爱好者,现在只要有空,他就会和朋友们相约,到仅一街之隔的镇政府篮球场尽情挥洒汗水。2024年,洋埠镇还在此举办了“水韵小镇”杯第二届村BA篮球赛,不仅极大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进一步满足大家对全民健身的迫切需求。
此外,一大批暖民心、惠民生的改造提升工程也在有序推进中。沿江公园里建成了五人制足球场、增设了一批健身器材,辖区内集中安装了一批充电桩,舞蹈室重新提档升级,阅读吧新增了1000册图书……串联红色大剧院、阅读吧、舞蹈室、文化驿站、沿江公园等地,一个以家为圆心、15分钟便可触达的文化阵地一目了然。
红色教育馆作为洋埠镇的另一张名片,也已经于去年6月正式开工,目前主体已完工,细节部分正在完善中。该展馆是以百年前的留学运动、教育兴国、中国梦的追寻为背景,以同周恩来同志共同赴法留学的洋埠镇青阳胡氏后裔胡封的故事为主线,梳理洋埠从古至今办学兴镇、教育兴村的历史故事,展示洋埠红色教育成果。
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洋埠镇还积极推进“暖洋”行动,从基础设施提升入手,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老年学校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机会;体育设施配套提升和沿江公园的体质检测机,则让老年人在享受运动乐趣时,随时监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潘小竹是洋埠小学的一名退休教师,她报名参加了老年学校的唱歌和太极拳课程。每次上课,她都会从老家汤溪镇赶到洋埠,或跟着老师唱唱歌,或在沿江公园里打太极。公园里的老年健身设施和体质检测机,让她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体重、血压、心率等健康指标。
洋埠镇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努力和创新,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增强了辖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未来,洋埠镇将继续聚焦民声期盼,扛起民生责任,在细微处下功夫,提供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为居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