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公园斗牛雕塑的初代造型长这样
记者 潘慧
“朋友发来‘草牛’的照片,还是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日前,赵宏给记者发来信息,并附了一张老照片,婺州公园斗牛雕像的初代造型终于揭开面纱。
20多年前,赵宏和父亲赵谷云设计制作了婺州公园斗牛雕塑。从1995年的草雕塑到1998年的水泥雕塑,再到2019年的铜质雕塑,斗牛雕塑经历了三次变化,但遗憾的是最初的草雕塑造型一直没有找到实图资料。
给赵宏发来照片的是他认识多年的朋友陈英伟。老照片是一群小男孩的合影,合影背后的左上角可以看到两牛相斗,颈背高高隆起,颇有气势。相片右下角写着拍摄时间:1997年4月4日。
“那时我10岁左右,村里的小学组织去婺州公园集体春游。”陈英伟告诉记者,班里选择在斗牛雕塑前合影,因为人多,只能男生、女生分开拍。陈英伟说,之前就曾听过赵宏和父亲设计制作斗牛雕塑的事,这次了解到更加详细的背后故事,突然想起自己家的相册里还有这样一张照片。
乔可发来更早时候的照片。还是小女孩的她一脸神气地站在斗牛草雕塑前。照片摄于1996年9月,虽然相片有些残损,但能清楚地看到两头绿色的斗牛立在高台上。乔可回忆当时自己6岁,只记得是妈妈和小姨带她开心地玩了一天。
“最开始做了斗牛、孔雀、梅花鹿几个造型框架。父亲负责搞主要骨架,然后我们添加细钢筋,做好框架以后,绿化工人再铺设草花。”老照片唤醒了赵宏的记忆,“为了做草雕塑,搭了毛竹架,整天要爬上爬下好多回。”
1998年,参照斗牛草雕塑的造型,这对斗牛做成了水泥雕塑。“做成水泥雕塑后,牛的造型比之前的大了。”赵宏介绍,做草雕塑时只是线条图,为了制作水泥雕塑,父亲一笔一画重新在白纸上画了设计图。
“时间有些久远了,很多东西记不住了。”赵宏说。幸运的是,这些东西留在了金华人的家庭相册里,如今又展现在众人眼前。斗牛雕塑的前世今生,故事也终于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