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发 如何预防怎么买药
医生:预防做在前,感染不必慌
记者 徐健勇
秋季学期即将收尾,多所小学老师反映,接连有孩子患上流感请假在家。
1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大厅,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正等待就诊,一些小孩额头上贴着退烧贴,不时传来咳嗽声。“这段时间,因流感就诊的儿童明显增多,其中又以甲流为主。”该院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高海红说。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丙类传染病。流感病毒适应冷、湿气候,多发于冬春季。高海红介绍,流感临床表现主要有突起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胸骨后不适等症状。部分孩子还会表现出胃肠道症状,比如呕吐、腹痛、腹泻。一些家长对孩子发热很焦虑。“对于发热,如果患儿精神状态好、能吃能喝能玩能睡,家长不必过分担心。”高海红说,一旦出现高热难退、精神疲软、嗜睡、惊跳、抽搐等情况,要及时就诊。流感病毒通常通过飞沫传播,人员聚集的地方要特别小心,“一旦班里有孩子感染甲流,建议患病孩子居家隔离”。
“我们班去年8月接种过疫苗,目前班里没有孩子患流感。”陈先生儿子在我市一小学读四年级,他认为,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
除了每年在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还有其他什么有效预防措施呢?医生建议,首先是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可有效减少病毒传播。其次,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患者,特别是在患者症状最明显的时候。如果必须接触,应佩戴口罩、勤洗手。平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医生提醒,感染流感也不用恐慌,做好以下几点即可:一是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戴上口罩,及早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二是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三是患病期间应居家休息,减少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带病上学,症状消失48小时后再返校;四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记者注意到,有家长私下购买用于流感治疗的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对于儿童,药物有不同适应症,体重不同使用药物剂量也不同,建议儿童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高海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