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5版:今日开发区·特别报道

开发区零工“小市场”成为就业“暖心港”

记者 吴璇/文 胡肖飞/摄

时间灵活、收入不错……近年来,零工经济新业态正在崛起。用人单位季节性、临时性、零散性订单的出现,催生了越来越多分工精细的岗位。

“以前找工作要么靠熟人推荐,要么一家家去询问,现在有了零工市场,他们信息多,找工作变得既方便又高效。”说起零工市场,灵活就业人员陈浩竖起大拇指。

近年来,金华开发区紧紧围绕“稳岗位扩就业”这一主线,充分聚焦灵活就业群体需求,持续完善零工市场服务功能,不断探索零工市场运维新模式,为灵活就业群体赋能,实现供需双方高效对接,架起就业服务“暖心桥”,助推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建优平台 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力”

近日,省人力社保厅公布《关于拟认定浙江省省级零工市场的公示》,拟认定35家零工市场为浙江省省级零工市场,开发区零工市场榜上有名。

开发区零工市场位于秋滨街道博联路30号,于2023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市场有三层楼,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其中,一楼为服务厅,设有综合服务区、岗位对接区、等候休息区、洽谈室等,配备LED大屏滚动播放最新的招聘岗位;二楼主要用于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政策宣讲、会议组织等,配备电脑、音响、LED屏、视讯设备、白板等设备设施;三楼大厅配备60多张桌椅,可供开展室内招聘会、公益培训等活动。

零工聚集在哪里,市场就建设在哪里,服务就保障到哪里。“每当有求职者走进零工市场,工作人员会主动问询求职意向、协助求职人员填写登记,并为求职者匹配、推荐适合的岗位。”金华金开招商招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军介绍,零工市场“一站式”为辖区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即时快招、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公共就业服务,着力解决灵活务工“打游击”和企业用工“碰运气”的问题。

“以前我们揽工就在马路边,早上五六点到,行情好的时候去了就有活,冬天活少,没活的时候就在那等一天,夏天晒冬天冷。现在工作人员能根据登记好的信息给我们安排活,挺好!”来自江西的务工者何建男说。

截至目前,零工市场累计入驻企业百余家,涵盖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电器电子、物业家政、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合作企业范围也从秋滨街道拓展到开发区乃至全市范围,不断有企业慕名而来,寻求招聘等业务合作。

2024年以来,零工市场先后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0场,其中新春招聘会5场,针对新登记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招聘活动6场,乡镇街道招聘会9场。同时,结合就业群体需求,进行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劳动法律法规、就业政策、人才政策、工商登记政策等各类政策宣讲会10场,举办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4场。

多维联动

助力供需两端“双奔赴”

上月26日,来自云南的杨龙朝、宴正全走进零工市场,想找份包吃住的企业工作。经过一番沟通,市场工作人员赵晓婧给他们推荐了几个较匹配的企业岗位供其选择,最终两人选择了金华市广硕机电有限公司。第二日,两人顺利入职。

“线下每天有10个左右会来咨询,想找零工、找日结。像有一些年轻人刚出社会,上一份工作做完之后,他不知道下一份工作找什么,就想打份零工过渡一下。50岁以上就算是大龄工了,自己出去找工作的话,现在不太好找,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哪些工作合适。”金华金开招商招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松丹说,做零工市场必须确保岗位的真实性,而由政府牵头打造的“就业服务圈”,化“零”为“整”,将务工者和就业机构的岗位需求整合在一起。

为了持续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零工市场进一步创新零工服务新模式,搭建“线上+线下”双招聘平台,建立群众就业“需求库”和用工企业“资源库”,着力解决企业用工与求职者信息不对称、供求不匹配的矛盾。

线上,通过“零社有援”互助平台、求职微信群、“直播带岗”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灵活就业人员等求职群体提供优质就业岗位,推动从“求职跑腿”到“直播探岗”、“面对面”面试到“屏对屏”互动的转变。线下,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公益性招聘会等形式,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服务。

“以零工市场求职微信群为例,2024年年初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已壮大到近500人,成为日常招聘发布、活动通知的一个重要渠道和载体。”付松丹表示,截至目前,通过零工市场现场登记的求职者已有千余人。

针对不同的求职群体,零工市场还推出了个性化的服务。例如,针对就业范围狭窄的大龄群体,市场主动对接智享停车、社会福利中心、江南保安公司等能够吸纳大龄群体的企业,提供适合的岗位;针对待业宝妈,市场主动对接零工、兼职岗位,同时为宝妈群体做好心理疏导和就业建议服务;针对求职文职岗位人数多却电脑能力不足的情况,市场联合培训机构组织了两期公益电脑培训,助力求职者能力提升。

零工不零,小事不“小”。

“下一步,开发区将继续做好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优化零工市场的服务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技能培训机会,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更加精细化优质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帮助更多有求职意愿的劳动者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张建军说。

记者手记

马路边,一群人簇拥在一起,等待雇主到来,谈好价钱,便带着工具上车说干就干……这是不少人记忆中的零工市场。如今,这个市场正从马路边发展到市场里,甚至是手机上。

近两年,金华开发区通过打造零工市场,持续优化服务流程,着力解决灵活就业求职难题,帮扶零工群体就业,让劳动者就业更加灵活便利。当前,开发区在多个社区设立零工驿站,线上线下供需对接,开展短视频制作、焊接与热切割、电脑实操等专业培训。

一部分零工通过主动学习改变认知、提高技能,开始把目光投向新的赛道,在零工经济新业态中找到一份新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