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中的“兰溪密码”孔明锁
中国人的榫卯游戏暗藏万千精工秘技
记者 徐桢瑾 文/摄
前段时间,热播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中,有一段赵墨儿赠送丁旦榫卯的剧情,榫卯被人夸赞精巧。镜头中出现的这几块木头也引起细心网友的注意:这不就是兰溪的孔明锁!
小小木头到底有多精巧奇妙?记者找到诸葛亮51代裔孙,孔明锁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诸葛文仓,请他带领读者一探究竟。
“这就是一把很常见的八卦锁,由9块木头组成。”当记者拿出手机中的剧情截图时,诸葛文仓只是看了一眼,就认出了孔明锁的类型。
“拆这个八卦锁很简单,只要找到锁口,你看,把这里扭一下。”诸葛文仓给记者演示了八卦锁的解开过程,只见他将一块木头转了90度,锁口便打开了。“打开以后这里有个空间,下面这块木头一推一拉就拿出来了。”拆出第一根木头后,其余几块木头被轻松拆解,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原本严丝合缝的孔明锁就这样被拆成9块小木头。
诸葛文仓拆得很轻松,装得也迅速,记者却看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在不懂门道的人眼里,孔明锁大概就是这般神奇。
相传,孔明锁为三国时期诸葛亮根据八卦玄学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孔明锁很常见,它起源于传统建筑中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完全啮合,不用钉子和绳子,仅靠自身结构连接支撑,十分巧妙。
孔明锁看似简单,其实奥妙无穷。在诸葛文仓孔明锁创意工坊的一面墙上,展示了8组64个孔明锁,仅看外表,每个孔明锁长得一模一样,完全看不出差别。“这是最传统的孔明锁,一个孔明锁由6块木头组成。”诸葛文仓告诉记者,这64个孔明锁是在八卦图形乾、兑、离、震、巽、坎、艮、坤的基础上,每一卦又进行了8种变化,最终形成64种不同的榫卯结构。
经过凹凸的改变,6块小木头组成64种内部构造完全不同的孔明锁,神奇的是,组成的孔明锁从外表看完全一样。“观看相似实不同,奇木数块奥妙深。”诸葛文仓说,这就是孔明锁的奥妙所在,很考验立体思维。
记者看到,在制作孔明锁的操作台边,贴有一张泛黄的纸张,记录着这64卦系列孔明锁的组成方式,上面写着一排排、一列列数字。诸葛文仓说,这些数字是每块小木头的编号,就像数学中的排列组合一样,将不同编号的木头进行组合,可以组成64种孔明锁。
“只看孔明锁外表,能知道解法吗?”“不能,64卦系列孔明锁越往后难度系数越大。”诸葛文仓说,就连他这样做了几十年孔明锁的老师傅,如果不知道是哪一卦孔明锁,也不能一眼看出解法,所以64卦系列孔明锁都作了分组标注。
为了让记者有更清晰了解,诸葛文仓拿了两个64卦系列孔明锁现场拆解,这比拆八卦锁可难多了。就拿简单的来说,诸葛文仓又推又转又拉又扭,才拆下一块木头。另一个复杂的孔明锁,光是拆第一块木头就需要6个步骤,每一步都涉及其余几块木头,接下来,每拆一块木头,也是如此反复,相当复杂。
“孔明锁看着越简单其实越奥妙,形状小的内部构造不奥妙固定不牢,所以方式可以千变万化,大的孔明锁只是看着大,装起来麻烦了点,但内部构造是最简单的榫卯。”这也解释了为什么9块木头的八卦锁要比6块木头的孔明锁拆装更简单。
诸葛文仓告诉记者,孔明锁制作技艺很讲究,要经过8道工序,原料选材要选取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香樟木,且越老越好。“老木料精密度高,耐腐朽,做出来的孔明锁不管存放多久都不会变形。”孔明锁组装后之所以能严丝合缝,关键在于手艺人对误差的把控,“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
制作孔明锁的几十年里,诸葛文仓在传统孔明锁的基础上创新开发了30余种孔明锁,比如鸳鸯锁、藏宝锁、四季发财锁等,还把孔明锁做成了中国馆、东方明珠塔、冰墩墩等。他说,在机械化生产的市场冲击下,只有创新才能让更多人看到这门传统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