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我市代表委员积极建言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动科技创新引擎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消息(记者 杜晓萍 叶永永)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以创新浙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市代表委员立足金华实际、站位全省大局,聚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等建言献策,力促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纺织是兰溪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产值约占兰溪工业总产值1/3。近年来,一些龙头企业在差异化、时尚化、绿色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开发了无水染色、植物染料、生物靛蓝等。

“去年,兰溪入选省级现代纺织和服装产业集群协同区,企业迎来发展机遇,也面临挑战。”省人大代表、浙江金梭纺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任章美华提交了《关于加强对纺织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支持力度的建议》,希望省级相关部门因“企”制宜,对践行绿色节能转型的纺织企业加大节能降耗、用能保障等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信心,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报告提及加快布局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省人大代表、浙江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有限公司会展中心职工吴明明满怀期待。“去年,国家、省、金华市都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她在日常调研中发现,基础设施不完善、应用场景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制约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吴明明提交了《关于加快布局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建议》,希望我省加快通用机场、低空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拥有产业基础优势的地区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培育链主企业,带动电机、零部件、复合材料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培育“低空+”物流、载人运输、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鼓励学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同时建立面向社会的低空飞行培训体系,提升人才供给能力。

随着全球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新能源装备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省政协委员、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项海标认为,浙江在新能源装备产业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在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今年,项海标提交了《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协同区的建议》,希望通过强化产业链协同整合、制定针对性人才政策、加大政策支持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壮大浙江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协同区,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不仅对基础科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也能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省政协委员、浙江师范大学化材学院院长李正全说,近年来,浙中地区在传统产业领域取得较快发展,但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和科研设施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今年,李正全提交了《关于在浙江省中部地区布局大科学装置的建议》,根据浙中地区已有产业优势和科研机构,布局配套多学科、交叉型的大型科研设施,以此集聚科研力量和技术资源,带动更多高校、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入驻,促进科研平台的集群化发展,为浙中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全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