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新区新闻

唤醒数据知识产权 “沉睡资源”

记者 苏宣萌 文/摄

“将数据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我们得到500万元贷款,解决了增资扩产的资金难题。”日前,金东一初创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金东区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他们以数据知识产权为质押标的物,历时两周拿到银行授信贷款,有效缓解了更新生产设备等流动资金压力。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近年来,金东区聚焦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拓展数据创新利用空间,率先创新数据要素确权登记、金融赋值、交易运用的知识产权路径,有力推动数据要素“沉睡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该案例入选2024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省级最佳制度创新案例。

畅通确权登记路径。金东区建立数据知识产权重点培育库,着眼于数据产生来源、应用场景创新,指导企业挖掘数据,利用存证平台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前的数据存证,明确数据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客体和内容,并通过浙江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登记,实现对企业数据的法律确认和保护,实现数据知识产权从无到有的突破。

打通金融赋能路径。金东区创新采用“数据知识产权质押”金融模式,强化“政企银”联动,精确把握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银行丰富金融服务供给,拓宽质押标的物范围,兼顾放款速度快、额度高、利率低、手续简便等优点,解决初创科技型企业融资燃眉之急,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

打通流通交易路径。金东区以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为重点,企业申请登记时可填选数据知识产权“许可、转让、增信、入股、入表”等服务需求和运用意向,也可以通过“数知通”自主选择数商服务机构发布的服务项目,免费调用数据知识产权分布式记账、交易示范合同文本等服务组件,形成数据产业全生态合规体系,实现数据的收益分配。

截至目前,金东区已指导41家企业通过数据知识产权存证资格审核,完成企业数据信息存证15万条,登记申请92条,获得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53本。全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额达39.29亿元,同比增长54%,惠企157家,同比增长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