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4版:人文

从“春骑中国”到“村骑中国”

记者 金璐

春节将至,兰溪人诸葛齐收到一份新年礼物——在1月10日举行的第十届“SPORS IN体育产业大会”上,他被授予年度体育文化创意人物奖,这是对他10年来打造中国特色骑行文化IP的褒奖。

诸葛齐发起的“春骑中国”活动,已经走过10年,超过10万人次在线上线下参与;他还发起“村骑”品牌活动,以骑行为载体,把美丽乡村串联成线路,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10年前 他发起春骑活动

“春骑中国”从2016年起步。这一年春节前,诸葛齐在网上发起活动,倡导游子们骑行回家过年,并在这个过程中骑行穿越祖国美丽乡村,探访沿途名胜古迹,体验各地风土人情,传播健康、快乐的正能量。

“当时全国有数千名骑友响应‘春骑中国’活动,其中骑行距离超过1000公里的有100多人。”诸葛齐说。这次活动被多家媒体报道,从此以后,每年春节前夕,他都会发起新一次的“春骑中国”,一年年坚持到现在。

为何会有“春骑中国”的创意?诸葛齐回答,当时他在深圳创业,做的是户外运动音响,为了推广产品,他在2015年搞了一次返乡骑行活动,当时共有来自15个省的32名骑友参与。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许多有趣的骑车达人,也听到了他们与故乡的故事。比如有个北漂姑娘“燕子”,她从北京骑车回到自己的故乡四川南充,历经14天,横跨6个省份,在骑行回家过程中,她感到自己与故乡的联结前所未有地加深了。还有个骑行达人“平安”,此前已经在全国骑行了一年多,参加这个活动后,他决定把此次骑行的终点设在父母务工的浙江绍兴,赶在过年之前骑到了那里,与父母团聚吃年夜饭。这些故事,让诸葛齐觉得,骑行返乡过春节这个创意,能够承载比他之前想象更多的内容。

第二年,诸葛齐在北上深三个城市同时发起“春骑中国”,呼吁年轻人骑车回家与亲人团聚,他的口号是:骑友通过春节骑行回家的方式,创造互联网时代中国人最酷的集体行为艺术,成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特色跨界融合的超级IP。

“我们把自行车从一种回家的交通工具,当作年轻人自我表达的道具。从而也颠覆了大众对于春运的认知:原来春运还有这种新玩法。春骑是一种文化、体育、旅游、公益、传媒跨界融合的新潮流。”诸葛齐说。

11天

从深圳骑车回兰溪

为了践行“春骑中国”理念,诸葛齐这个很多年没有骑过车、平时锻炼也很少的城市白领也加入了骑行队伍。2016年,他与108名骑手一起从深圳出发,然后独自骑行11天回家。他还记得,出发日正值超级寒潮来袭,第一天就是一路冻雨相伴,他咬紧牙关才坚持了下来。

诸葛齐骑到福建山区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水喝完了,口实在太渴,忍不住扒路边冰碴子解渴……后来终于找到一家小店,店主老奶奶看着发抖烤火的他,问:“你们在大城市一年忙到头,连车票也买不起?”诸葛齐不好意思告诉她:自己这样骑行,其实开销远远高于买张车票,骑得这么苦,其实是“自讨苦吃”——在一路骑行过程中,体会身体上的艰苦,反思自己的来时路。

当骑到老家诸葛八卦村时,诸葛齐猛然看到村里祠堂的灯光。想起爷爷跟他说过,祠堂的布局是一个“回”字形,就是为了提醒村里的诸葛氏后裔,不管走得多远都别忘记回家。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吃的所有苦都有了意义,与跑全国经商、年底赶回家团聚的祖辈们达到了心灵相通。

从那年开始,每年春节,诸葛齐都会从自己当时工作的城市骑车回老家。他从深圳、广州、上海、杭州都骑行回过兰溪。在深圳的时候,骑车回来要十几天;2018年,诸葛齐从深圳回到杭州,创立了自己的文化咨询公司,这段“春骑”之路才变短了,轻松了一些。

骑行

他们玩出行为艺术

“春骑中国”走过10年,参与者众多,影响力逐渐扩大。活动规模已经从几十人到了几万人;从纯粹的线下,到了线下线上并举;从最初几家单位支持,变成媒体、俱乐部、品牌商跨界联合,形成众创众享的模式。

为了让“春骑”的骑士们更有参与感,主办方设计了一些独特的仪式,比如暖聚仪式、启程仪式、到家仪式、授勋仪式等。他们还进行一系列线路和旅途独特体验的设计,有公益之旅、红色之旅、美食之旅等主题线路。

在“春骑”过程中,一直注重参与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办方鼓励参与活动的“春风骑士”设计春骑海报,创作春骑歌曲,分享春骑故事。随着短视频的风靡,2019年起“春骑中国”开始“快抖战略”,也就是聚焦“快手+抖音”,发动全国“春风骑士”玩起来,众创内容。

各种社会资源逐渐被吸引而来,逐步构建春骑文化体系,现在的“春骑中国”,有春骑主题曲、春骑文化展、春骑纪录片、春骑故事等,还创造了一系列人与人互相沟通的机会,比如春骑暖聚、春骑沙龙、春骑发展论坛、春骑嘉年华等。主办方还设计了很多春骑文化衍生品,受到广大参与者的欢迎。

诸葛齐在此基础上,又发起“村骑中国”项目,主题为“骑以载道,振兴乡村”,倡导以体育带动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浙江省乡村建设促进会会长、国内知名的“三农”问题专家蒋文龙多年来一直关注“春骑中国”活动,从9年前的“春骑”到当下的“村骑”,他认为用这种健康的大众体育方式打卡乡村农场,开展乡村体育旅游,把公益和商业融合,城市和乡村互动,线上和线下结合,创新一种共同富裕的模式,非常值得期待。

线路上

有一个点是兰溪

2020年开始,诸葛齐一直在浙江省范围内不断探索“村骑模式”,他最早设计的村骑线路在浙东唐诗之路上,后来又把成熟的模式迁移到了打造杭州到兰溪的“钱塘江诗路”。

诸葛齐说,兰溪的骑行资源得天独厚,这里有一流的绿道,也有密集的古村落,无论自然风景还是人文风景都让人赏心悦目。在他规划的骑行路线里,有诸葛八卦、水亭畲乡、游埠早茶、永昌老街、兰湖风光、兰溪古城……

诸葛齐很看好兰溪与骑行之间的联结。他说,兰溪有深厚的骑行文化,比如他的老家诸葛八卦村,近100年前,就拥有三辆进口自行车,这在当时是前卫、时尚和风雅的象征。兰溪民间有很多骑行高手,比如有个名叫项马成的老大爷,退休后开始全国骑行,总行程100多万公里,足迹遍及国内各个省份,一直到90多岁还是每年出门骑游;还有个名叫一意的“不老骑士”,70多岁骑车环游世界几十个国家;兰溪最活跃的自行车俱乐部美利达俱乐部,目前拥有近千人的骑行团队,经常组织骑行活动,参加各地比赛;兰溪老县长胡汝明,90多岁的时候还骑着自行车宣讲;全球用户最多的骑行软件,拥有1200万注册用户的行者App的CEO蒋旻宸,也是兰溪人。这些都让兰溪在骑行这件事上占据先机,走在全国前列。

兰溪的老百姓也在“村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2024年初,诸葛齐听说兰溪游埠镇范院坞村“红美人”柑橘售卖难,于是发起“红美人春骑助农特别行动”。近20名热心骑友报名参加,其中有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女骑士卓玛,也有B站荷兰籍UP主“荷兰豆托马斯”等网红名人。他们身穿红色骑行服,以“红美人推广大使”的身份,从杭州出发,沿着钱塘江,一路骑行至兰溪,打卡范院坞村的红美人种植基地,开展现场助农直播卖货。活动当天共卖出6000公斤“红美人”柑橘,之后又陆续卖出1万公斤。

今年春节,诸葛齐打算从杭州出发,用两三天时间骑行回到兰溪,路上沿途考察桐庐创客村的百匠工坊,跟创客们进行互动。他说,自己未来的重心会慢慢往老家转,做一些古村振兴方面的事情,所以想去取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