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市两会特刊

文章导航

山水新城 和美江南

奋力谱写高质量“江南答卷”

胡凯迪

“城市更新工作加压奋进、54项重点工作项目攻坚有突破……”去年以来,永康市江南街道以“谋发展”为中心、以“促更新”为突破、以“提品质”为动力、以“惠民生”为导向,走深走实“山水新城 和美江南”发展主线,奋力打好“五战双强”组合拳,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谱写高质量“江南答卷”。

向“难”破题、向“高”攀登。2024年,江南街道紧抓两城建设,城市能级全面提升,抓重点项目,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向“深”挖掘、向“富”迈进,百镇共建纵深推进、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社区治理勇闯新路、聚焦民生点亮幸福。

山水天一色,江南映入帘。

“聚焦城市更新、新城建设、安居实事三条赛道,扎实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永康市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子顺说,2025年江南街道将紧盯重点项目,着眼城市更新心系民生福祉,构筑两城发展“新风貌”共绘城乡繁荣“新愿景”把握经济跃升“新窗口”,为永康奋力在高质量赶超发展中挑大梁走前列贡献更多江南力量。

向“高”攀登 经济社会双发展

“1—11月规下样本企业营收2.4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在永康市江南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清单上,一项项稳中有升的指标、一个个攻坚克难的项目跃然纸上。经济运行稳中有升、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去年以来,永康市江南街道坚持以“谋发展”为中心,产业提档勇争一流,夯实经济“压舱石”。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土壤”。

去年,江南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提供定制服务,成功培育卡罗特工贸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上市,成为永康市生态乡镇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同时推动首个市级引才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浙江圣希澳医学实验室项目落地园周村;推进临溪、石溪、上把赵小微园21幢厂房全部结顶并投产。2024年,江南街道还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金华市级研发机构2家等,真正做到优化环境助企业成长,培育经济“增长林”。

经济蓬勃发展,社会民生稳步提升。

去年,江南街道聚焦重点民生工程,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如:全力保障推动山水新城项目群、山水小学、城南小学、公共卫生中心迁建工程、浙江开放大学永康学院建设工程和溪口幼儿园建设工程、中医院医共体江南分院迁建工程、江南派出所迁建工程、人民法院古丽人民法庭等众多落地江南的项目建设工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积极创建“标杆型”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强化“代办员”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一批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深入强化社会保障,坚持以人为本,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向“新”而生 城市更新稳步行

城市更新,事关民生福祉,事关未来发展。自2022年以来,永康市发起城市更新的号角,江南街道接下重棒,在城市提能上勇扛大责。

去年,令人热盼的永康市许码头区块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已部分结顶,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迈向了一个新阶段。前期,江南街道积极配合、深入一线,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最终完成百分百签约拆除。作为永康市大规模推进城市更新的“先头战役”,对永康城市建设有着深远重大的意义。

2024年,江南街道以“促更新”为突破,勇挑重担抓两城建设,加速“老城”改造建设进程,加快南苑片区难题攻坚,稳步推进许码头区块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建设进度达80%;持续推进黄岐自然村城中村改造,协调明确安置政策,制定安置补充细则;统筹推进未来社区建设,金胜城市风貌区等3个未来社区创建已完工。

旧城改建上持续发力,新城建设蹄疾步稳。江南街道持续完善山水新城路网建设,全力推动一号路、四号路、五号路、六号路、解放南路政策处理,全线贯通市民二路,倾力打造南四环、南都路延伸道路2条高颜值亮丽风景线,路网框架逐渐形成。同时,山水新城项目群建设提速升级,文化中心、湖西遗址、胡公文化展示中心建设紧密谋划,山水小学、新永康宾馆、大溪塘水库治理工程等项目已开展无障碍施工。

“加快旧城改造建设进程,构筑两城发展新风貌。”江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2025年江南街道还将着眼城市更新全力以赴加快南苑片区难题攻坚、推进山水新城项目群建设,推动旧城蝶变与新城建设齐头并进,打造城市提能、新城建设的示范样板,聚力构建现代化品质城市样板。

故事还在书写,一幅城市焕新的大美江南图景正徐徐展开。

向“富”迈进 城乡共赢齐振兴

每到周末,江南街道山门头村内游人穿梭不息。五彩瀑布、玻璃滑梯、飞天威亚等高空探险项目让游客开启了一场肾上腺素飙升之旅。

山门头村是当地有名的杨梅专业村,也是“婺剧之乡”、3A级景区村、金华市文明村、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近年来,该村发挥党建联建机制优势,运用强村富民“十二法”,打造旅游“共富工坊”,以“能人+村民+村集体入股”的形式,成立山门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筹资1600多万元建设景区。该村作为金华市唯一的“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2024年成功承办全国夏季村晚、“清风雅韵”永康市首届婺剧戏迷大赛等活动,吸引游客30万人次。

无独有偶,在江南街道园周村,以映湖水系为主的生态景观公园,玉带桥、九曲桥、湖心岛、金蟾岩……景点林立,移步换景,如诗如画的美景,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日平均游客量达千余人次,成为永康市最火爆的短线游景点之一。去年该村与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院携手党建联建签约合作开展中医药医疗健康服务,成立首个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合力打造中医养生高地“永康养生谷”,获评我市首个“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

去年以来,江南街道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其中,以永祥杨梅节、竹笋节特色IP节庆活动,助农增收230余万元。

此外,江南街道还依托“百镇共建强基”行动与武义柳城畲族镇密切交流,达成8大项30小项共建协议,举办各类活动50余场,将双方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通过产业共兴、资源共享,在溪心菜场、华丰菜场搭建“点豆成金”产销平台,形成柳城—江南豆制品专项供应链,平台日均销售豆制品1250公斤,旺季日均销售额达1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变豆为宝”。为纵深推进百镇共建行动,打造共建研学基地,开设豆制品研学馆,不断延伸“点豆成金”项目产业链,累计吸引5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点豆成金”共富产业项目优秀做法多次登上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

向“民”聚焦 基层治理亮品牌

物业费收取率93%,住户满意度达96%,矛盾纠纷化解率超96%,成为远近闻名的标杆。从过去的“烂摊子”,到如今的“金名片”,丽州一品小区可以说是江南街道在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下的一个缩影。

从最初的管理粗放、无人管事、纠纷频发的窘境,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到现在的鸟语花香、整洁干净、小区“家底”越来越厚实、越来越透明,江南街道实行的“三方协同”基层治理机制起了很大作用,努力扭转了城市小区“人难选、事难管”的局面。

去年以来,江南街道坚持抓党建、促治理,围绕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其中就包括以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为主的“三方协同”基层治理机制,打造“三方协同发力、居民同频共振、服务全面保障”的微循环,强化党建引领,试点三方协同打造红色物业,充分发挥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优势,进一步梳理和明晰各自职能,工作一体谋划、集成发力。

“磨”出好帮手、“破”解治理难、真“情”暖邻里。目前实现街道51个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管会)覆盖率100%,25个封闭式小区专业物业覆盖率100%。

“‘三方协同’基层治理有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有效解决街道社区结构散、治理难点多、服务需求高等难题。”江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该治理模式,辖区内还有多个社区荣获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社区、浙江省五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向“民”聚焦,打造独属江南的基础治理品牌。

此外,江南街道坚持“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理念,打造社情民意“接单”平台,梳理形成康养托育等10类需求清单,每周二固定组织三方议事协商,完善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招引“社区合伙人”,采用“市场+公益”、购买专项服务、项目公益创投等形式,推出掌页儿童教育、“家长学堂”研修班、“居家康养”照护床位等30多项服务,满足多元化差异性服务需求。

同时,江南街道还通过用好“六事工作法”,筑牢社区善治基石,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生活的和谐度和幸福感。社区会客厅每周三上午开展“面对面、点对点、零距离”的共商善治服务,邀请居民走进来、坐下来、议起来,积极提供社区自治“金点子”,高效解决老旧小区绿化养护、邻里漏水等问题,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