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4版:市两会特刊

金华市青少年宫

青少年宫办到家门口 民生实事交出新答卷

“红领巾爱祖国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2024年金华市少先队庆"六一“主题活动

和悦社区家门口青少年宫成立暨“六一”游园活动

金华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博士工作站授牌

雅畈镇“家门口青少年宫”开展“五雅少年 暑你最靓”游园活动

"虹盧杯“金华市中小学生现场临帖大赛

陈 芮

新建“家门口青少年宫”11家,3.7万余名青少年在家门口享受公益托管;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活动38场,带领7000余名少先队员在队组织中锻炼成长;在全市创设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博士工作站……一组组数据折射出过去一年市青少年宫校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项项有力举措用心构筑青少年成长的摇篮。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一年来,市青少年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目标,以宫队融合发展为路径,坚定引领青少年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一年来,市青少年宫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团市委领导下,着力优党建、保民生、建队伍、促改革、提效能,全面推动校外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为高质量赶超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聚焦民生事

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家门口

围棋“人机对战”、手上迷你足球、合力搭建“美德塔”……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分布在我市各地的“家门口青少年宫”总是吸引众多青少年前来。

“家门口青少年宫”是市、县两级青少年宫延伸拓展到乡镇(街道)、村(社)的公益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微阵地,让偏远乡镇和农村的孩子能够就近就便享受到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的成长服务和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首次列入市级民生实事,新建了“家门口青少年宫”11家,3.7万余名青少年在家门口享受公益托管。

市青少年宫针对婺城区、金东区青少年宫工作力量薄弱,金华开发区没有青少年宫的困点,实施“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民生工程,实现家门口教育活动常态化。

2023年6月,我市建立了第一家“家门口青少年宫”——婺城区雅畈镇青少年宫。雅畈镇青少年宫由镇政府提供闲置校舍,市、区两级团委筹措资金,交由市青少年宫日常运营。不同于一般的校外兴趣培训,这里所有课程由市青少年宫专业老师蹲点,向社区及周边青少年开放。市青少年宫调动50余名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者扎根基层一线,排摸资源、研发活动、指导实践,打造了“书香润社区”“邻里艺术节”“劳动创幸福”“军娃宣讲团”等家门口活动品牌。

“除了兴趣培训,还有假日托管、公益研学……周末、假期活动特别多,家里两个孩子抢着参加。去年暑期,孩子报名了实践活动,教学质量有保障,我们一家人都很满意。”雅畈小学学生家长程芳芳对“家门口青少年宫”赞不绝口。

“我们探索出‘家门口青少年宫’分宫式、旗舰式、便利式三种类型。”市青少年宫党支部书记、主任舒珂介绍,分宫式以雅畈镇青少年宫为示范的运营模式,打造集兴趣培养、体验活动、成长帮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微型青少年宫;旗舰式以和悦社区为示范的运营模式,把服务场景融合到社区现有的服务环境中;便利式以光南、黄泥岭、金奥等社区家门口服务为示范的运营模式,挖掘社区特色、定制具有辨识度的教育品牌。

2025年,我市拟新建“家门口青少年宫”11家,改建“家门口青少年宫”10家,进一步打造“15分钟青少年成长服务圈”。

宫队一体化 打造思政教育实践育人阵地

青少年宫是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直接服务青少年的工作平台。近年来,市青少年宫提出了以党建带团建、队建推动“宫队一体化”路径,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育人研究,带领我市校内外少先队协同发展。

2018年市青少年宫率先在全省成立了红领巾学院,走出了“宫队一体化”的关键第一步。之后,红领巾学院和青少年宫全面融合,通过党建联盟、高校、中小学校等共同参与,实现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在活动品牌、工作阵地、精神塑造等方面的全面贯通。如今,市青少年宫通过持续迭代升级,已然成为金华市少先队组织思政教育和实践育人的核心阵地。

“宫队一体化”实践中,市青少年宫坚持引领少先队员们坚定理想信念,从小听党话、跟党走。2024年,开展了“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阳光成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少年儿童对新时代伟大成就的自豪、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美好的向往;开展“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活动38场,带领7000余名少先队员在队组织中锻炼成长。红领巾理事会、各社团大队顺利换届,竞聘产生76名队骨干,营造“争做宫队小主人”的浓厚氛围。

过去一年,市青少年宫深入构建红领巾学院“五育”并举育人模式。如开展“共话共同富裕”“一米高度看金华”等主题活动,更好地帮助少年儿童牢记理解、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创“金华少年文化院”,并开展40余场文化探访活动。

校内外协同 为科创人才培养搭桥铺路

近年来,市青少年宫聚焦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目标,发挥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差异化发展优势,探索走出一条创新人才选育发展道路。

空气炮打靶赛、投石机攻城赛、橡筋动力飞机滞空赛……上月,市青少年宫科技运动会吸引数百名青少年参与。在市青少年宫这座七彩城堡里,这样的科创活动数不胜数。每年10月举办的科技嘉年华,天文观测、星空航天、考古探源、地质科考等科创夏令营;中小学生科技活动周……青少年们在科学体验和科学实践活动中切磋技艺、展示水平、以会促学。

同时,市青少年宫对有潜质的学生进行重点培育,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选育路径。一方面,带领中小学生在科学小课题研究、省城际机器人任务挑战赛、长三角青少年无人机邀请赛等赛事中锻炼成长;另一方面,制定推荐标准,创设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推荐——培育——展评——引领”四阶培养模式,在高校教师、科技辅导员双导师培养和个性化培育课程助力下,以一年为一周期实施“科学小院士”“工程小院士”培育。

此外,通过跨部门联动、内外协同等方式,形成校外科学教育资源新矩阵。团市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6部门在市青少年宫成立“金华市青少年学习科学中心”,依托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中心力量,聚焦家庭科学养育主题,帮助青少年和家长形成“成长共同体”。依托浙江师范大学物电学院、化材学院,通过少年科学院协同网络,在全市范围创设“1+7”个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博士工作站,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地。

打好改革牌 促进青少年全面而有个性成长

教育评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评价。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评价的根本导向。长期以来,市青少年宫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推进艺术、体育、劳动教育等工作,促进青少年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少先队红领巾争章活动对我市少先队员来说并不陌生,市青少年宫向队员们发布任务,全市少先队员均可参加,完成之后,即可获得对应奖章。随着市青少年宫智慧少先队工作的发展,红领巾争章活动在“数字少年宫”平台上线,少先队员可以在线上平台查阅任务、上传成果。

“阅读章”“劳动章”“爱鸟章”……通过争章活动,少先队员们学习红色历史、争当先锋模范,享受阅读快乐、感受艺术之美。如今,金华市江滨小学、南苑小学、宾虹小学、环城小学等学校,已将争章活动纳入学校自身德育教育,使“宫、校”培育体系相衔接。

前不久,市青少年宫创新设立了“七彩茶花”红领巾奖章,进一步健全评价体系。1月5日,市青少年宫第三次少代会上,首批“七彩茶花”红领巾奖章颁章仪式隆重举行,来自婺城、金东、兰溪、义乌、浦江、武义的14名少先队员率先获得了市红领巾学院的“七彩茶花”章。

“七彩茶花”章是一枚基于培养新时代少先队员核心素养的市级综合奖章,通过七大素养评价,引导少先队员在校内外少先队大课堂中立志向、修品行、练本领,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舒珂表示,教育评价是树立正确教育导向的指挥棒,也是提高现代教育治理能力的关键点,事关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下一步,市青少年宫将继续以教育评价改革为抓手,在教育强国战略下,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同向同位,彰显新时代校外教育的自身独立性和特定价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