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5版:市两会特刊

奋力谱写“银耀八婺”金华老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年以来,金华市委老干部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赋能、创新争先,以自身的“稳”“进”“立”为省市发展大局作出新贡献。成功承办市委老干部局长座谈会暨全省银色家园建设推进会、全省“银雁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在全省老干部局长会议上作交流发言,银色家园建设工作获评“全国老龄社会建设创新案例”,1名退休干部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获全省老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朗诵大赛第二名、全省群众合唱大赛金奖,在全省率先建成“银耀八婺”离退休干部党建展示厅。

思想聚魂 政治引领更有力

建强“组织链”。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向老同志通报重点工作、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老干部工作。增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两个功能”,拓展支部书记“领办项目”“退休第一课”、流动党员“安家计划”,累计获评省级“三强六好”示范党支部177个。

深化“纪律链”。落实“三张清单”,部署实施离退休干部党员党纪学习教育“六个一”行动,分层级举办各类读书班38次,开展支部书记、骨干队伍培训44场。

拓宽“活动链”。健全“婺老之声”理论宣讲品牌,开展蹲点宣讲、联学联讲等各类宣讲活动300余场。举办“礼赞新中国75华诞”系列主题活动80余次。开展全市老年人婺韵广播体操线上展演活动。举办金华市老干部弘扬时代楷模精神诵读会,向“时代楷模”徐利民致敬。

人才聚智 银领助力更出彩

一体化推进。将“创新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机制”列入我市党的建设制度改革重点项目清单,纳入老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办实事项目,纳入全市人才工作一体推进。

矩阵式打造。开展老干部助力“港”“廊”“链”建设八大行动,建成银色人才服务站35个,培育银色领军人才300余人、银色人才品牌团队200余个,全市银色人才库规模达3000余人。

精准化服务。在全省率先出台《金华市关心关爱银色人才十条举措》,完善时间银行、结对共建等制度,推出专属金融产品、老年大学学费减免等尊享政策。

服务聚心 幸福养老更持续

全市域推进银色家园建设。印发《金华市关于推进银色家园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建成银色家园8家,总面积近万平方米,服务老年人20余万人次。

全体系构建心理健康服务链。成立老干部心理健康咨询站,组建“婺老心语”服务团12个,开展专题讲座、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等130余场次。

全方位打造特色服务项目。结合重阳节,举办金华老年嘉年华,为涉老产品企业搭建展示展销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百余类特色化服务项目。深化居家养老服务,推广养老服务“爱心卡”,推进社区“四就近”服务、离休干部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同志办好30余件实事。

融合聚力 老年教育更优质

坚持合作办学。实现县(市、区)老干部党校与同级党校合作全覆盖,推进老干部党校常态化运行。首次举办老年教育教师专题培训、老年大学班级临时党小组长集中培训。

坚持数实共融。构建集“直播课堂、婺老云课堂、‘金彩云’App老干部学习专栏、‘婺学通’模块”等四位一体的老年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

坚持下沉基层。将老年学校、老年学堂建设列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印发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索多元办学模式。全市新建成标准化学校(学堂)279个,老年学校实现乡镇全覆盖。关注“一老一小”,深耕假日学校民生工程,关爱青少年4.2万人。

实干聚能 队伍建设更过硬

坚持勤廉并重。强化底线思维,确保全年无队伍问题、无政治风险、无安全事故。联合金华监狱共同打造老干部廉洁法治教育基地。每季度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开展集体廉政谈话。

建设模范机关。完善考核、述职评议、品牌打造等工作机制,“婺老银薪 银青同行 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提升”列为我市深化机关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事项培育清单。

突出实干争先。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激活干部队伍建设“一池春水”。召开“弘扬‘六干’精神 银青同行促发展”年轻干部座谈会,举办“明德守法践忠诚,对标榜样勇担当”全市老干部工作部门专题宣讲比赛,赴中南大学举办高素质老干部工作队伍培训班,全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