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要闻

政府工作报告

(上接第2版)

加快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十县区域联动,加快县域板块分工协作、优势共创、抱团发展,推动城乡规划“多规合一”统筹统管,打造城乡风貌样板区12个。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以供水、供电、供气等为重点,开展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提升行动,打造全域联动“四好农村路”共富网络,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辐射,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八)聚力擦亮八婺文化名片,在担负新时代文化使命上破圈出彩

以文铸魂塑标识。推进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上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挂牌,加强金华学派、南孔文化、宋韵文化、红色文化等挖掘研究,持续擦亮“万年稻源、千载婺学、百工艺都”市域文化标识。实施名人文化弘扬工程,规划建设市名人馆,推动名人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办好黄大仙文化节、李渔戏剧汇等活动。深入实施婺剧传统剧目“双百”工程,推动婺剧“出海出圈”。保护传承婺州举岩、磐安赶茶场、浦江板凳龙等人类非遗。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

以文化人润民心。建成市图书馆新馆,开工建设五百滩文化活力岛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市非遗馆、丽泽书院重建等项目前期,创新公共文化空间社会化运营机制。深化文化特派员制度,建好用活市级文艺队伍,持续开展“三送一走”普惠群众文化活动,用好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擦亮“文艺赋美”“艺术乡建”“阅读金华”等文化惠民品牌,持续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以文兴业促融合。加强文旅重大项目招引,完成文旅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做好双龙风景旅游区创成5A“后半篇文章”,培育壮大义乌国际商贸城、横店影视城、双龙—婺州古城等千万级核心景区。深化文化和数字、科技融合,持续推进“大视听+旅游”“展演+旅游”“赛事+旅游”等新路径新模式,加快打造以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浙江(金华)数字创意产业试验区为核心的数字娱乐产业集群。

(九)聚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公共服务优享惠民上用心用情

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建强“城区15分钟、乡村3公里”公共就业服务圈,加快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在金省外劳动力稳定在300万人。全面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深化“浙中创客”培育计划,打响“金彩乡创”品牌。深化欠薪治理,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平稳有序推进延迟退休工作。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强化“一老一小”服务,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普惠托育服务,严格标准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和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落实个人养老金制度,深化养老服务“爱心卡”集成改革,创新养老助餐长效机制,加大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力度。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建好“家门口”的青少年宫。深化全民安心医保改革,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扩面。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3万套(间)。拓宽低收入人口、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救助帮扶渠道。

打响“学在金华”品牌。加快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深化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推进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扩容增量、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实施教育项目80个以上,新增公办学位3.7万个。加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培养科学英才教育教师1500人以上。深化特殊教育,建成投用市专门学校,构建普惠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坚持完善“试吃”“陪餐”制度,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和未成年人保护。

建设“健康金华”。大力推进重点医院优势学科建设,支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大四院建成研究型医院,持续提升县级医院综合实力,新增1个国家级、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提标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省级区域公共卫生实验室。深入实施“世界冠军培养工程”,推进足球项目改革发展,持续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努力做到“一场两门、能开全开”,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打造现代化体育强市。

擦亮生态底色。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治塑保卫战,确保全市PM2.5平均浓度持续改善,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100%达标。全域推进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建设。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深化低(零)碳试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加快大唐天然气发电、磐安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潘村变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新增光伏装机50万千瓦、储能装机15万千瓦以上,确保单位GDP能耗下降完成省定任务。

(十)聚力加强社会治理,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守牢底线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常态化推进道路交通、消防、工矿、建筑施工、危化品、电动自行车、燃气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实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工程,着力“冬春防冰雪、夏秋防暴雨、四季防山火、全年防地灾”,推进省应急救援基地建设,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统筹提升金融风险防控处置机制,着力防范化解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健全基层善治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质量办好“后陈经验”20周年系列活动,传承弘扬“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经验。深入开展“树八婺新风、建善治金华”基层治理工作,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持续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深化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化建设。打造公安新质战斗力,深入推进“六大警务”建设,健全命案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和及时应对突发案事件,严打电诈、涉黑涉恶等各类违法犯罪,确保平安金华建设“护鼎加星”。

同时,高质量完成省市十方面民生实事。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精心谋划一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平台。支持驻金部队建设,完善国防动员机制,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活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强化东西部协作,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口合作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支持民族、宗教、对台、档案、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等工作,重视做好审计、统计、外事、侨务、港澳、气象、地震、人防、文物、地方志、仲裁、慈善、供销社、残疾人、老龄、关心下一代、红十字会等工作。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尽公不顾私、勤勉有担当”,忠诚干、务实干、担当干、创新干、团结干、廉洁干,狠抓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始终做到讲政治忠诚笃行。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确保“两清单一机制五张任务书”一贯到底,以实际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讲法治依法行政。全面遵循职权法定原则,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推动权力阳光运行。始终做到讲担当争先创优。牢固树立实诚实干实绩导向,深入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昂扬“善谋、强攻、求变、争先”精气神,强化赶超意识,加强政策学习,深入调查研究,提升专业能力,多做难而正确的事,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始终做到讲作风实干为民。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高质量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以群众的“脸色”检验政府工作的“成色”。始终做到讲正气勤廉尽公。坚定不移纠“四风”、治“歪风”、树“新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巩固提升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做到一心干事、一身干净。

各位代表,万里征程风正劲,八婺扬帆破浪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争先,奋力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阔步迈上“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新台阶,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