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我市冰上运动方兴未艾

记者 董金姣

“备受鼓励。”前不久,金华市轮滑冰雪运动协会会长雷小伟带领金华市冬季项目运动队从成都集训营回来,备战第十八届省运会。

据了解,第十七届省运会中首次增设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3个冬季冰上项目,我市通过轮滑项目转冰上项目方式,组队参加了所有冬季项目,实现冰上项目运动队零的突破,并在花样滑冰项目中取得铜牌、在冰球项目中获得混合团体第六名。该届省运会后,我市积极推动市体育馆人工制冷可移动式冰场建设,成为省内唯一一家2021年国家“百城千冰”计划单位,冰场面积约300平方米,基本能满足初学娱乐需求。市体校将冰球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发展,现有正式运动员30人,以荣光国际学校为主训练点开展单排轮滑训练,周末利用市体育馆真冰场进行上冰训练,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青少年冰球项目相关赛事。

放眼全国,凭借北京冬奥会带来的热度和“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在南方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谷爱凌、苏翊鸣等选手的“横空出世”,让更多金华家长将目光聚焦在冰上、雪上项目。

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我市输送的冰雪运动员站上了世界舞台,有国家队在训冰雪项目运动员2人,分别是叶杰龙和杨俊彪。叶杰龙由田径转雪车项目,曾获2022年北京冬奥会男子四人雪车第十七名、第二届全国雪车锦标赛男子双人雪车冠军。杨俊彪由皮划艇转钢架雪车,曾在2023—2024赛季全国钢架雪车锦标赛中获第六名。同时在《金华市“世界冠军”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中,已将叶杰龙、杨俊彪参加2026年冬奥会雪车、钢架雪车项目比赛,勇夺奥运奖牌作为未来备战目标,全力保障我市输送的冰雪项目运动员持续发展。

我市具备冰上运动的基础。除了冰球队,我市的轮滑俱乐部运动员都具备“轮转冰”的条件。据初步统计,我市有20多家轮滑俱乐部,轮滑队员有2000多人。因为轮滑和滑冰运动原理相通,轮滑和冰刀转换也简单,因此从轮滑选手中培养一个冰上运动员会相对简单。

“金华的冰上运动场地相对有限,近期我们在和成都等地洽谈冰上场地,用作队员的冬季训练。”雷小伟说,由于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目前金华的滑冰场较少,无法满足学员训练和比赛需要。针对一些冰上场地,协会年前走访了多家协会理事单位,商讨如何整合资源,为学员提供更好的训练比赛环境。

目前,我市现有的一些滑雪场主要面向游客和冬令营,票价对于学员来说偏高,长期买票训练不现实。雷小伟坦言,相较于从小在雪中摸爬滚打的北方选手,南方运动员从小少有机会见雪,从事冰雪运动更是缺少先发条件。在硬件设施上,南方城市存在“先天不足”,队员们经常要奔赴省外,急需通过建设综合设施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冰雪资源的不足,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参与冰雪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