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消费“开门红”
国补政策助推我市迎来“换新潮”
记者 董金姣/文 胡肖飞/摄
春节期间,我市消费市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助推下,取得了亮眼成绩。据市商务局统计,我市在春节期间发放“欢购金华”消费券,聚焦汽车、零售、家电、餐饮等重点领域,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消费券发放工作,截至2月3日,全市合计核销消费券2921.38万元,带动消费20.52亿元。其中春节假期期间,核销消费券141.42万元,带动消费1663.55万元。
此外,家电、手机3C数码、汽车等品类的补贴政策节前陆续出台,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过年给自己换辆新车、给长辈买个新春大礼包、孩子们拿着红包换手机”,俨然成为这个春节前后市民的开心事。
“我们年前开店,这几天的客流量很大。”在市区永盛购物广场,一家大疆授权店里挤满了前来参观购买的消费者。店内有运动相机、口袋相机和航拍机等电子设备。不少年轻人正在测试运动相机的功能,说可以用来旅游拍照。我市去年新引进了一批时尚品牌和特色店铺首店入驻各大商业综合体、街区,在春节期间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体验、打卡。品牌首店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商业业态,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消费选择。
春节期间,我市各商场超市开展“迎新春”系列商圈促消费活动,丰富消费场景。各商业主体充分利用春节假期消费节点,联动各大商圈、超市开展促消费活动,共举办“迎新春年货活动”等40场以上。如世贸城市广场开展年货嗨购季,组织非遗民俗盛宴、古风摄影大赛、打卡集五福等活动;帝壹城推出“绮梦新禧”年货市集、新春巡游等;万达广场开展新春巨幅春联、祥狮献瑞、新春欢乐购等活动;义乌之心开展花蛇添福—换季好物迎新岁促消费活动;东阳银泰城开展“BOOM!多彩新年”春节福利活动等。
亮点频现的背后,是消费市场不断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的努力。这些努力烧旺了假日消费这把“火”,消费市场暖意渐浓。努力实现“开门红”,信心何来?少不了政策加力。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根据相关政策,我市进一步做好国家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工作和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工作。
一是完善老旧车辆报废更新。个人消费者可以享受15000元和20000元的补贴。
二是推进汽车置换更新。个人消费者购买燃油乘用车最高补贴13000元,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15000元。
三是促进家电消费。自202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个人消费者购买电视机(含投影仪)、冰箱(含冰柜)、空调(含中央空调)、洗衣机(含干衣机)、家用灶具(含集成灶)、吸油烟机、电脑、热水器(含壁挂炉)、洗碗机、净水器、微波炉、电饭煲等12类家电产品享受补贴。一级、二级能效家电产品分别按照成交价格的20%、15%享受立购立减补贴。对不设能效等级的商品按照成交价格的15%予以补贴。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空调每人可补贴3件,每件商品补贴不超过2000元。
四是支持手机等3C产品购买补贴。个人消费者购买6000元(含)以下手机、平板(学习机)、智能手表(手环)等三类数码产品享受补贴。按照成交价格的15%享受一次性立减补贴,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每件商品补贴不超过500元。
据统计,截至2月3日,家电以旧换新核销1742.23万元,带动消费9285.98万元,三类数码核销917.93万元,带动消费7663.47万元。其中春节假期期间,家电以旧换新核销63.15万元,带动消费335.6万元;三类数码核销259.83万元,带动消费2143.19万元。
在特斯拉世贸城市广场体验店,前来看车买车的消费者一拨接一拨。讲解车型、计算价格、预约试驾、……展厅里的销售人员忙得停不下来。“按惯例,春节档并不是汽车的销售旺季,门店客流量在正月初五才开始回升,但今年不一样,受新车型到店展示的积极影响,我们从除夕忙到现在。”记者看到,不断有消费者前来咨询,春节期间携家带口的消费者最多。“在商场和父母吃了饭、看了电影,还体验了新车,挺方便。”一名陪父母来看车的永康小伙说。
华为鸿蒙智行门店相关人员介绍,春节前,鸿蒙智行旗下所有在售车型迎来新年OTA升级推送,新增包括“车位到车位”智驾、泊车代驾、新年车机主题等功能升级,“在服务上,我们春节都在岗,消费者的试乘试驾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还安排了夜间上门试驾活动”。
市区一家手机门店的工作人员李女士告诉记者,国家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到店咨询和购买电子产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加,手机和平板的销售比较火爆。“过年期间我们也安排了同事值班,最近每天都很忙,手机销量比平时增加了一倍。”李女士说,以平板为例,单件最高能补贴500元,不少消费者觉得现在价格比较划算,就果断入手了。记者了解到,6000元以下的手机较受消费者欢迎,性价比成为消费者选购手机时考虑的一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