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特别报道

春节我在岗: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记者 黄珊 张海滨 吴彰义 徐枫 申季灵 周律江 文/摄

春节期间,在万家团圆之时,有这么一群人,依然像往常一样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他们是派出所民警,是环卫工人,是酒店大厨,是快递小哥……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守护者。

A警察的“年”,保一方平安

1月28日,除夕。朱伟彤依然和往常一样忙碌,刚抓了两名历年逃犯的他正在和办案单位对接。

朱伟彤是义乌市公安局福田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春节值班。2023年11月,他来到福田派出所,经过悉心培养,逐渐成为所里办案队伍的骨干力量。“去年春节,是我从警生涯的第一班春节岗。”朱伟彤说,那个除夕的下午,他和师傅朱志伟刚刚接待完接警大厅的群众,有一名由刑侦大队处理的刑拘人员需要送至看守所羁押,想到当天不送就得第二天的值班人员送,于是他二话不说就出发了。

办完押解手续已是晚上7时多,返程路上,朱伟彤看着微信群里发的丰盛年夜饭,车载广播里春晚开场音乐响起时,肚子还是空空的。回到所里,食堂阿姨和实习生师弟端出特意留下的两盘肉和还热乎的汤说:“所长吃饭的时候还问你去哪了,让我们特意留些好菜给你呢。”朱伟彤说,那一顿饭是他职业生涯里记忆最深刻的一顿年夜饭。

拉回思绪,朱伟彤站在值班室的门前,看着街边商铺陆续落下卷帘门,他将执勤服的领口又往上提了提。在这一天的值班里,街上的行人、路上的车辆都已寥寥无几,但他却一直闲不下来。作为派出所办案队的一员,做完笔录吃完晚饭,他就跑到监控室的电脑前了。“你再刷一下这个人的轨迹,没有的话我们就上门到暂住地看看。”随后,他带着两名值班的同事,根据研判分析出来的行踪,出发抓捕嫌疑人。朱伟彤说,多耽误一刻,受害人可能就会因为损失追不回来过不好年了。

在所里,还有很多像朱伟彤一样在值班的民警,在大家团圆的时刻,他们一直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的师傅今年30多岁了,几乎天天加班。这个春节,他照例又是在值班室里度过。”朱伟彤说,“当派出所的守岁人,在所里吃年夜饭,这也是一种传承。”

公安是一支极具传承特色的队伍,一帮满怀志气的小伙子,学着前人的样子,在各自的位置上展现自己的光热。派出所的值班表上,新旧名字交替更迭,守护的承诺却始终如一。春节我在岗,此心安处是团圆。警察的“年”,不在自家餐桌,那些错过的饺子、冰凉的盒饭、疾驰的警车,都化作了平安的底色。

B 坚守一线保春“洁”

这个春节假期,36岁的胡玉柱没有休息过一天。

胡玉柱是安徽滁州人,是金华新婺环境有限公司的垃圾清运人员。每天凌晨4时,他就驾驶着垃圾清运车,在自己的责任区域开始忙碌的一天。

除夕,记者跟随胡玉柱清运垃圾。上午8时许,气温4℃,坐在垃圾清运车上,尽管前面有挡风玻璃,但两侧寒风夹击,很快就感到双手冰冷。胡玉柱说,这气温还行,比雨天好,习惯了。“冬天有冬天的好处,夏天开清运车舒服但气味不好闻。”

来到中景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胡玉柱熟练地打开车后厢,举起一个装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将垃圾倒进车后厢。“这边垃圾分类投放点的位置不太适合用自动倾倒垃圾设备,就用人力倾倒。”一般情况下,一个装满垃圾的垃圾桶50公斤左右。年富力强的胡玉柱没有用铁锹,而是徒手倒,因此收集垃圾的效率特别高,负责的责任区域也比别人大。“我是垃圾清运工人中最年轻的,所以多承担点。”

收集好这里的其他垃圾,胡玉柱又开着清运车来到百盛广场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将两桶满满的其他垃圾倒进车后厢。“小伙子,这些木板也帮忙处理下。”点位的垃圾分拣员说。他爽快地回答:“放心,我已经跟清运大件垃圾的同事说了,一会就过来收。”垃圾分拣员告诉记者,胡玉柱很勤劳,不怕苦不怕脏,春节前大扫除的居民多,有时过了垃圾投放时间也有人来堆放垃圾,为了不影响他人,只要一叫他,不管多晚都会来清运。

离开百盛广场小区,胡玉柱继续沿着宁苑路清运垃圾,等车后厢满了,就将垃圾送回国贸街的南苑垃圾中转站。他租住在下官桥社区,每天从该社区开始,沿着双溪西路、国贸街、宁苑路、八一南街等路段,将负责的垃圾分类投放点的其他垃圾收集起来,运到南苑垃圾中转站。春节期间更是格外忙碌。胡玉柱说,平时每天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和中转站之间往返七八趟就能完成责任区域的垃圾收集工作,但春节期间一天得往返十四五趟。

“他今年又是先进工作者。”新婺环境有限公司南一所所长方三晓说,年轻人一般不愿意干环卫工作,但胡玉柱不一样,自从5年前加入公司,就认认真真从事这一行。“垃圾清运和扫地不一样,少一两个工人扫地,大街小巷的卫生不会有大变化,但春节这种时候要是少一个清运垃圾的工人,那垃圾投放点的场面就没法想。”因此这5年,胡玉柱一次都没有回老家过年,坚持在岗。

胡玉柱的女儿在金华上学,父母也在金华。他母亲时木琴也是一名环卫工人,负责下官桥区域背街小巷的保洁工作。他们家的年夜饭吃得特别晚,晚上8时多,结束了一天的清运工作,一家人终于开开心心地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其实在金华挺好的。”胡玉柱说,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来送温暖,夏天送清凉,冬天送早餐,逢年过节还有人来慰问。“在金华做环卫工人,我感受到很多尊重。所以春节在岗,我也情愿。”

C万家团圆日,大厨最忙时

“春节假期,除了正月初一休息一天,其他日子天天上班!”市区百老汇七号庭院江北店行政总厨阮梢东说,“做厨师,别人放假的时候正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人间至味是团圆。万家团圆的除夕,当许多家庭团聚在酒店,全家共享一桌美味的年夜饭时,一群餐饮人在默默坚守,成就万家团圆。

自19岁入行以来,阮梢东已经在厨师这个岗位坚守了30多年。他说,入行到现在,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个除夕当然也不例外。

除夕当晚,阮梢东和他的团队要张罗80多桌年夜饭。年夜饭菜单是提前排定的,顾客早已预订好,虽说是照单下菜,但上午8时30分,厨房里就开始忙碌起来:备料、切菜、配菜、摆盘……在阮梢东指挥下,40多名员工忙而不乱,各道工序有条不紊。每年除夕,他都会根据客人预订年夜饭的情况,提前准备好配菜、配料,并严把食材质量关、安全关。

“从头到尾每一环节整个过程容不得一点差错,哪怕菜烧好了,上菜上错也是不允许发生的。”阮梢东说,“客人一家人高高兴兴到店里吃年夜饭,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得更好,保证万无一失。”

年夜饭行情火热,阮梢东店里生意火爆,前些年曾分上下场接待两拨客人:上场下午3时30分开席,晚上6时左右散席;下场晚上6时30分开席,晚上8时30分左右散席。顾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厨房内外也忙得像打仗。“赶场子吃年夜饭,顾客的体验感并不好,去年开始,我们控制接待数量,只做一拨生意,因此谢绝了不少订单。”阮梢东表示,让顾客吃得满意、吃得开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次忙完年夜饭生意,时针差不多指向晚上10时许。阮梢东让员工们先回家,他则一个人留在厨房,里里外外还要再仔细检查一遍。等员工们回到家报了平安,他才最后一个离开饭店回家和家人团聚。

身处餐饮服务业,阮梢东几乎没有节假日。他精通各大菜系,擅长金华本地菜,拿手绝活是集众家所长,传承、创新地方特色菜肴。“油盐酱醋,烹调佳肴美味;锅碗瓢盆,演奏优美乐章。”他说,看着客人吃着他做的菜,得到客人满意的评价,心里是最高兴的。

阮梢东微信号的个性签名是“一个追寻美食的厨夫”。他至今记得,入行第一课师傅“学艺先学德”的教导。把好食材、好味道带给客人,是他干厨师这一行的终极追求。

D 快递不打烊,保障春节寄递需求

2月1日,正月初四,上午10时,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但在金华顺丰速运中转场,却丝毫没有节日的悠闲。一辆辆等待装车和装满货物的大卡车、小货车整齐地停靠在园区内,分拣员张连侠和同事们在堆积的包裹中忙碌穿梭,专注地将一件件包裹扫描、分拣,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是安徽人张连侠第三年在金华过年。“春节期间大部分人回家过年了,人手少,快件多,加上今年我们全家都在金华,我就留下来继续干活了。每天要处理几千个快件虽然累,但收入比平时高,也挺开心的!”她说,等回乡过年的同事回来了再休息。

金华顺丰速运中转场主要负责接收全国各地寄往金华的顺丰快递,再根据流向进行分拣,平时每天快递量有90万到100万件,春节期间每日快递量减少至40万到50万件。虽然快递量减了近一半,但在岗员工的工作量却上去了。金华顺丰速运中转场运营主管赵文吉告诉记者,中转场原先有1000多名员工,这个春节有300多名员工坚守岗位。“针对一年一度的春节旺季,公司提前进行安排部署,制定了详细的预案。在过年前就对员工春节期间回家意向进行了摸排,匹配在岗员工数量和快递量,同时对上岗时间、模式进行了调整。”赵文吉说。

安徽人吴传海是永康市浙南区皇城营业店的快递小哥,负责工业区的派件工作。定居在永康的他,今年春节主动接了几个回乡同事的活儿,每天一早就赶到分拣车间,整理出需要派送的快件,将车厢装满后,前往居民区送货。“今年我们全家都在这里过年,春节期间公司有慰问金,派件的工价也是平时的3到5倍。”吴传海说。

1月29日一早,市民陈女士收到了自己春节前刚在网购平台购买的新鲜蔬菜,跟以往不同的是,派件的不是以前经常给她送快递的顺丰小哥。“正月初一能收到快递我还是很惊讶的,本来以为过年期间会慢一点。给我派件的顺丰小哥告诉我,原先这个区域的快递员回老家过年了,他是本地人,春节期间帮忙送货。”陈女士说。

金华顺丰公共事务部负责人强峰告诉记者:“我们通过调配人员跨区域支援、招聘启用高峰储备用工、减少商业区和学校等区域人员、整合网点等措施保障各地区网点的正常运营,让部分外地小哥安心回乡过年的同时,保障正常寄递需求。今年我们依旧鼓励员工错峰往返,在持续做好服务的同时满足多数员工返乡的意愿。对于‘留金过年’的小哥,公司提供了全天供应的热饮热食保障,对值班人员开展年夜饭和值班慰问等系列暖心关怀活动。”

E 带着新年的喜悦,奔跑在路上

正月初四上午,天空下着小雨。滴滴司机老张吃完早饭,拿上保温杯,坐进驾驶座,系好安全带,开启奔跑的一天。

“春节在家放松了三天,今天是农历新年第一次开车接单,心里有些小兴奋。”老张今年50岁,驾龄有30年。他说,年轻时开过长途货车,一个人没日没夜地跑运输,对身体和精神都是极大考验。后来找了一份较为轻松的工作,成为市区一家单位的驾驶员,每天固定时间上下班,工作量不大但收入也不高。

8年前,闲不住的老张成为一名专职的滴滴司机。“干多少赚多少,这样心里更踏实。”他笑着说。

很快,老张接到了平台派单,从市区江北送两名乘客到江南。虽然老张开车经验丰富,对市区大街小巷了然于心,且春节期间道路车流相对较少,但他特意放慢了车速。“雨天路滑,安全最重要,春节假期大家都放假,出行不会赶时间。”一上午,老张接了5单活,将近中午12时,妻子发来微信喊他回家吃饭。

据滴滴出行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打车完单量同比上涨17%,其中异地打车需求相比年前上涨60%。

打开老张的司机个人主页,可以看到平台派发的多枚司机勋章,如车内干净整洁、城市英雄、拾金不昧等。“时常捡到手机、充电宝、身份证等物品,其他乘客上车看到座位上遗落的物品也会交给我们,大家的素质越来越高啦。”老张也是个爱干净的人,在雨天跑了一上午,白色车身上溅着不少污水,下午开车上路前,他用抹布将车身擦得干干净净,车内也整理得清爽洁净。

当天下午,老张还接了一单,要将乘客从市区送到兰溪城区。“我今天要提早下班,等会全家到亲戚家拜年吃晚饭。”开工第一天,老张对当天的生意感到很满意。

大家在春节假期与平时的出行有什么不一样?老张说,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春节假期,很多人拎着大包小包走亲访友,座位或后备箱经常被塞满,从大家的脸上和言语中感受到新年的喜悦,随处都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F 和游客相伴春节,文旅人觉得很有意义

“进洞内游玩请往这边走”“景点配套活动的购票方式请看这边”“游客朋友请注意脚下台阶,有序浏览景区”……2月5日,兰溪市六洞山风景区导游组的组长王辉,仍然像春节假期时一样,早早赶到景区游客中心,身穿红马甲、挂好工作牌、戴上“小蜜蜂”(小型扩音器),热情接待每一名到访的游客。

1月29日—2月4日(正月初一至初七),六洞山风景区实行免门票游玩的举措。“春节假期内,景区日均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客流量远高于平时。”王辉介绍,面对井喷式客流带来的压力,景区所有工作人员在这个假期都坚守在岗位上。“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一直忙个不停。等到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完成景区的清场工作,基本要晚上6时左右才能下班回家。”

“哪里缺人,就主动补上。”以他的导游组为例,导游们除了负责本职工作,还身兼数职,穿梭于景区各处客串志愿服务人员,引导游客前往景区的地下长河、冰雪大世界等景点,以及停车场、售票处和卫生间等处,让他们在春节假期得到更好的游览体验。

“平时,导游的‘小蜜蜂’充满电以后,能使用一个星期。在春节假期,几乎每个导游的‘小蜜蜂’都要一天一充。”王辉说,因为客流量大增,导游的工作量也同步增长。假期内,整个导游组日均讲解50多场次,比平时多了一倍以上。好几个导游因为不停带队讲解并主动维护景区秩序,喉咙都沙哑了。

虽然导游的接待工作比往年春节假期繁忙许多,但王辉从中感受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很多游客从走马观花式游玩,开始向了解景区的旅游特色和历史底蕴转变。尤其是一些带孩子出游的家庭,会请导游对各景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孩子对地下长河的地貌地形有深入了解,寓教于乐。

“还有一些长年在外工作的本地人,时隔多年重游景区后,对这里的硬件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希望家乡的景区能变得越来越好。”王辉说,每每听到游客发自内心的赞赏,再多的辛苦也甘之如饴。

王辉表示,尽管这个春节假期的工作异常繁忙,无法像别人那样在家享受假期,甚至没办法陪家人好好吃顿饭,但就像他妻子说的那样,“能在这个假期和来自各地的游客相伴共度春节,展现兰溪文旅的魅力,提升兰溪旅游景点的知名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