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奋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本报消息(金东区融媒体中心 严昭睿)高耸的龙门吊吊臂挥舞,集装箱上下起落;在阵阵鸣笛声中,国际快速通关班列驶出场站……过去一年,记录着新区奋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历程的华东国际联运港,讲述着新的精彩故事。
2024年,国际班列累计到发70556标箱,同比增长10.5%。开放的大潮奔涌而来,给正在加速发展的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希望和澎湃不息的发展动能。
盘活资源、扬优成势,国际陆港枢纽建设的号角已吹响,聚合澎湃之力催动“金东号”发展列车疾速前行。
如今,俯瞰华东国际联运港,枢纽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期目前已建成运营,成为“义新欧”中欧班列金东平台和义甬舟海铁联运班列起运地;二期普洛斯国际物流园也已交付使用,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竣工验收,铁路快运物流项目等加快建设;三期项目杨梅塘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纳入金华铁路枢纽扩容改造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东区域大宗物资集散、交易、交割中心,进一步推进中欧班列增点、扩线。
立足区位优势,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自浙江自贸试验区金义片区挂牌以来,金东区块累计复制推广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173项,2024年有5个案例获评省级制度创新案例,1个案例获评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最佳制度创新案例……各项改革任务、创新机制成效持续显现。
创新铁路“抵港直装”监管新模式是2024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二批省级最佳制度创新入选案例之一,通过数智手段,港区、海关、铁路相关信息与企业共享联通,实现从传统的“港到场”向“抵港直装”转变,海关监管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班列通关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如今,班列平均通关时间缩短24%,货物装载效率提高5.4%。
外商投资企业“容缺审批+失诺管理”制度则通过规范容缺审批执行边界、打通关键环节堵点、监督容缺审批补齐补正,实现更高效率办事、更低风险监管、更少成本创业,盘活涉外增值服务“一盘棋”。截至2024年底,累计18家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容缺办理落地自贸试验区金东区块,承诺履约率达100%,制度的实施平均为外商投资企业在自贸区设立节省20天时间,经验做法向出入境、通关服务等涉外服务领域延伸。
击鼓催征正当时,更扬云帆立潮头。乘开放之势,新区将锚定“港”“廊”“链”主战场,放大“枢纽+自贸+综保+跨境”叠加优势,建设国际枢纽城市重要门户,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未来已来,开放新区,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