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力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
“机器换人”农业变革在田间上演
本报消息(记者 卢奕仿)当前正值马铃薯春播关键期,在市农科院的技术支撑下,一场“机器换人”的农业变革正在田间上演。
在衢州市龙游县湖镇镇童村的连片基地里,一台加装马铃薯播种机的大型拖拉机匀速行进,起垄、施肥、播种、覆膜等工序一气呵成。基地负责人戴锦芳来自金华开发区汤溪镇,这位“农机达人”在市农科院支持下跨区域发展种植业。“这台‘铁牛’每天作业20亩,如果算上覆膜工序,效率抵得上80个人工劳力。”戴锦芳给记者算账:男工日薪200元、女工日薪150元,面积较大的基地种植一季省下的人工成本就可以购买一台设备了。
“传统的马铃薯播种都是人工整地、开孔、播种,现在起垄、施肥、播种、覆膜,一台机器就可以一次性完成,包括后面的中耕、杀秧、收获这几个环节也都研发了相应的机械,马铃薯的整个种植过程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市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程林润说。
我市是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目前全市共有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近5万亩。为了让马铃薯产业逐步成为百姓增收的致富产业,近年来,市农科院的科研团队依托双龙实验室平台,在品种选育、机械开发和配套技术等方面进行科研攻关。程林润介绍,除了马铃薯播种机,他们还研发了针对丘陵山地的薯类收获机,这些机器操作便捷,易于推广,将有效助推我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实现科技赋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