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科技创新 奋力挺起高质量赶超发展的“硬脊梁”
——全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发言摘登

推动新能源汽车整零协同 打造产业生态圈 零跑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江明 回首过往,零跑汽车的成长史,可以说是金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在金华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从最初的艰难起步,到如今成为头部造车新势力,每一步都离不开金华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关怀。凭借着坚持与创新,2024年全年销量接近30万台,整车和零部件产值接近400亿元,税收超10亿元,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站稳造车新势力前三。一路走来,我们深刻体会到金华优越的营商环境为我们提供的强大助力,从项目审批到政策扶持,从人才引进到技术创新支持,金华市委、市政府的每一项举措都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零跑汽车的成长。 2025年,是零跑创业的第十年。我们全新的LEAP3.5架构将要重磅发布,基于LEAP3.5架构的全新B系列,极具市场竞争力,有望实现比C系列更进一步的商业成功。我们也将加速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服务渠道拓展,加速包括B系列在内的新品导入,让全球用户都能体验到技术领先、好而不贵的产品。 金华,不仅是零跑汽车的生产基地,更是我们产业链的核心。在这里,我们逐渐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中心的产业链,吸引了一批优质供应商企业落地金华,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大大节约了成本。这种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让零跑汽车在金华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也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链主型企业、百亿产值企业,零跑汽车将肩负起更大的责任与使命,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整零协同,打造产业生态圈。 在技术研发方面,我们将继续坚持全域自研,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性能,让整车智能化再上一层楼。同时,我们也将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共享研发成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平。 在供应链协同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本地供应商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供需关系。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零部件的供应效率和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我们还将积极引导供应商进行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共同打造一个稳定、高效、优质的供应链体系。 在市场拓展方面,我们将充分发挥零跑汽车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积极支持本地零部件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带领金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共同做大做强。 零跑的愿景,是要成为世界级智能电动车企,与真正的世界级主流品牌竞争。为此,我们将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坚持全域自研,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技术创新,持续为用户带来更高配置、更优品质、好而不贵的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舒适的体验,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增添更多幸福感。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坚信,在金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亲清”政商关系的护航下,金华必将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零跑汽车愿做金华经济的排头兵、产业升级的先锋者,与金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并肩前行!

以科技创新打造核心技术 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刚 爱旭股份自2009年创立以来,深耕光伏发电领域长达16年,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截至目前,我们累计光伏电池及组件出货量超140GW,并于2019年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组建了国际化的研发团队,汇聚全球顶尖光伏科学家,全力开展理论创新与工程技术创新,2017年首创的管式PERC技术更是荣获中国专利奖。我们始终秉持“让太阳能成为最广泛使用的经济能源”的愿景,引领行业迈入PERC时代和大尺寸时代,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保持技术领先,我们不断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引领新一代N型电池技术的发展,致力于不断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提高太阳能能源的经济性和竞争力。 打造先进生产基地。2017年成立的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爱旭股份旗下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研发、生产基地。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累计产值760亿元。在这里,我们首创了具备完整知识产权的全背接触ABC技术,构建了完整的N型BC技术产业生态,光伏组件效率连续22个月位列全球第一,被工信部认定为BC产业链链主。 创新技术引领市场。浙江爱旭发明的N型ABC技术,凭借功率高、收益多、超安全的优势,已成为光伏产业的领导技术,具备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其产品价格高于其他技术产品10%以上,尽管市场环境复杂,但产品仍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需求,2025—2026两年内,我们将在义乌基地持续新增扩建基于ABC技术的电池和组件产能,届时义乌基地将达到40GWABC电池和30GWABC组件产能,年产值将超过200亿元。 构建联合创新平台。近年来,浙江爱旭联合全球光伏全产业链的一流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共同成立了爱旭全球光伏联合创新中心。该中心总投资达7亿元,拥有全职工程师、科学家200余名,承担国家、省级项目超3项。目前,牵头研发的光伏电池(ABC电池)理论光电转化效率已达29.56%,技术水平全球领先。我们正在将其建设成为全球光伏领域理论和技术重大突破的起源地、行业主要知识产权的产生地和集聚地。 金华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完善的制造业基础、活跃的民营经济氛围和朝气蓬勃的创新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光伏制造的巨大潜力得以持续释放。未来,爱旭股份将继续扎根金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推动光伏产业技术持续领先全球,为金华制造的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科创引领 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明焱 寿仙谷药号始创于1909年,是中华老字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也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始终秉承“重德觅上药、诚善济世人”之祖训,聚焦中药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守正创新、力求突破。 战略先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认知中医药、了解中医药,是寿仙谷人的责任。因此,公司在全国率先确立“打造有机国药第一品牌”战略。目前,老龄化趋势加快,银发经济发展强劲,我们对未来中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十分看好,对金华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关心支持感切深刻,对金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充满信心。 科技突破。公司坚持“科技立企”,年均研发投入7%,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等科技专项100多项,攻克了制约我国灵芝、铁皮石斛等优良品种、优质原料、高质量产品等“卡脖子”难题,选育出“仙芝”“仙斛”系列优良新品种,打破了我国长期从日本、韩国引种的历史,于202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我市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零的突破。 标准引领。寿仙谷以10个自主优良品种、四重有机认证、90多项标准、95项专利、20多项国家和省部科技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内首家主导制订中药国际标准的企业。特别是公司主导制定的灵芝、铁皮石斛、白术3项ISO国际标准,推动我国中药出口额显著增长,促进了国际贸易。 2025年,我们将一如既往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计划,聚焦灵芝、铁皮石斛、西红花、浙八味等名贵珍稀中药领域,瞄准国际顶尖科技前沿,开展科技创新;我们将一如既往锚定公司2035远景目标,进一步拓展有机国药基地,进一步实现寿仙谷洋垄生命健康产业园、武义古城寿仙谷国医国药馆、杭州寿仙谷数智中心的产能扩张、产业链延展;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企业数字化升级,促进系统化、数字化、效益化建设,提升企业运营能力。寿仙谷将努力以最好的科技创新成果,安全、高效、货真价实的健康产品,为人民的健康、美丽、长寿服务,为金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培育新兴产业 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花园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邵君芳 花园集团创业40多年来,一直把优势企业建在家乡,用高科技产业发展家乡,将优秀人才引入家乡,坚持工业实体经济不动摇,坚持创业创新不动摇,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生物与医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红木家具与木制品、新建材与建筑、文化旅游与教育卫生等五大主导产业。目前,集团拥有上市公司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8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0亿元,同比增长14.75%;2025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 聚焦项目突破,以实干开新局。花园集团(金华开发区)生物医药科技园项目总投资103亿元,2022年完成了杭州下沙两家公司回归项目、花园生物维生素D3全产业链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2024年“年产6000吨维生素A粉项目”“年产20000吨维生素E粉项目”建成投产,2025年7月,“年产5000吨维生素B6项目”“生物制造中试基地项目”也将建成投产。 2025年及今后“十五五”时期,集团将立足五大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为重点,继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计划投资23.6亿元,全力推进花园科新制药公司“年产5亿支吸入液体制剂和3200万支吸入粉雾剂产业化项目”,项目生产基地已于今年1月启动建设。 聚势研发创新,用科技赢未来。2024年,花园生物“维生素D3系列产品绿色合成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荣获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花园生物和花园新能源项目被列入浙江省“尖兵”“领雁”计划。 花园药业目前有13个研发产品按计划推进中,花园新能源研究开发了7款新产品,主要应用于AI服务器、交换机、低空无人机、直升机及芯片封装等。2025年,我们将持续深化与中科院金属所、浙江大学等单位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智能制造,推动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聚力人才资源,集智慧促发展。花园集团现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6个。我们与多个院士团队长期深度合作,在金华开发区投资2.1亿元建设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中试基地,计划2025年7月投入使用;多年来与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的专家团队开展项目研发,并以平台为媒介,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我们还出台了系列人才政策2.0版本,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坚持向新而行、向高而攀,争当全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标杆。

做优做强农机装备制造 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定坤 一直以来,我们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重点,深耕生物医药、再生医学、农机装备等高新技术领域,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今,公司的农机装备异军突起,焕发着蓬勃生机与活力。 2019年以来,“星月神”高速插秧机的国内市场份额稳定在25%以上,省内达到70%,连续6年位居国产品牌第一。2024年,我们升级了30匹马力精品高速插秧机,效率超市场上最高端进口品牌22%,3个月销售了近3000台。为配合我省国家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推广应用,我们又研发出丘陵山地多用途拖拉机,填补了南方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的空白。 为推动农机装备国产化、现代化,打造丘陵山区农机装备产业集群示范先行,我们将聚焦创新驱动,引领农机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是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升级的关键,目前,公司已实现产品技术全链条掌控,核心零部件自制率高达85%。自主研发的三缸25匹马力及四缸30、40、50匹马力柴油机,在全国同类产品中独占鳌头。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在产品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力,打造更多“专项冠军”产品,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革新与产品升级。 我们将深化产学研协同,夯实“智”造人才基础。在加大对农机研究院投入的同时,积极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知名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搭建多元化引才桥梁,广泛吸纳各方优秀人才,为提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将优化生产布局,增强基地硬件实力。建立具备年产插秧机5万台、拖拉机10万台生产能力的现代化、高标准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全新引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化生产流程,分阶段打造智能工厂和未来工厂,提升自身生产实力的同时,辐射带动产业集群整体生产水平的提升。 我们将借助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金华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紧密对接资本市场,进一步为公司上市筑牢根基,进而力促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望未来,3年内,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跻身浙江乃至全国农机装备行业一流企业,打造世界农机装备的“金名片”,推动金华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助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民生贡献力量!

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绿色转型 浙江众鑫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滕步彬 众鑫利用各种秸秆、甘蔗渣、农作物废弃物作为原材料,生产各类餐饮具及烟、酒、化妆品、礼盒包装等。产品在欧美市场非常受欢迎,是限塑禁塑大背景下的良好代替。 从2009年在金华模具城开店做模具,到2024年在上海主板上市,我们风雨兼程。公司的发展首先要感谢金华市委、市政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金华这块土壤。 关于新质生产力,我认为,“新”首先是企业家的新认知、新思想。企业家和企业的核心团队一定要积极拥抱变化,坚持学习,有持续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无惧市场风浪。小时候在兰溪老家放羊时,我想到城里打工,在城里打工想学门技术,有了技术想开店做模具,后来想做装备、做产品、做第一,想从中国走向全球。“中国制造”强,离不开企业家群体的推动。我们有吃苦耐劳的基因,有“从0到1”的首创精神。我们天天奔跑在研发、生产、市场一线,在产品、制造、市场之间进行深度思考。我相信,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能生根发芽。 “质”对众鑫而言,是材料工艺和制造工艺的持续迭代。我们使用的原材料甘蔗渣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过去多被焚烧处理,如今通过技术升级,价值已超过甘蔗本身,形成了一条“变废为宝”的绿色产业链。目前,公司已累计采购近50万吨甘蔗渣浆,相当于保护了1250万棵大树,固碳2500万吨。此外,公司正在探索应用水稻、麦子秸秆等其他农业废弃物以及金华地区丰富的中药渣资源,进一步拓展原料来源,降低对传统木浆的使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生产力”意味着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实现更多更快更好更省为管理目标,持续推动社会进步,这是商业本质,也是我辈的责任。当下,从服务客户的理念来看,我们必须追求“多”,在上下游多品类上勇敢地“伸只脚”进去,同时也要有更多情怀,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我们要加速推进工艺和技术迭代升级,追求极致的产品性价比,还要练好内功,有效管控现金流,因为现金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新质生产力的底色是绿色低碳,以植物纤维代替塑料是大趋势,众鑫要争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记者 张益晓 杜晓萍 整理 韩东儒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