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助企业”上下“真功夫”
——三论贯彻落实全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新春伊始,我市以一场高规格大会打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发令枪”。面对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十分可喜的发展态势、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提出,希望全市广大企业家与各级党委政府一道,昂扬“善谋、强攻、求变、争先”精气神,审时度势、前瞻布局,抢抓政策窗口应时而起,抢占产业风口创新而上,同心唱响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的时代强音。
让企业大胆闯、让创业者放手拼,就要尽最大努力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助其大展身手。新的一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把“助企业”纳入经济工作主线,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服务是本职,不服务、服务不到位就是失职”的意识,帮在困难时、助到关键处,让每一位企业家都能挺直腰杆、放手打拼。
在“助企业”上下“真功夫”,环境是根本。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面对多重挑战,我市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增长潜力、提振发展信心意义重大。要做到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树立“绝不手软、绝不姑息”的鲜明态度,向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坚决“亮剑”,提升市场竞争有序性,减少行政执法干扰性,增强政商交往规范性,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特别是中梗阻误事、打太极推事、使绊子坏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五类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以铁一般的担当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助企业”上下“真功夫”,要素是保障。当前,单一地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已经落伍过时,务实有效的做法是,全面提升资源要素供给能力,整体降低营商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具竞争力的发展生态。要做到政策落地零障碍,树牢“用户思维”,更多地“自下而上”来研究问题,更多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查漏补缺,以企业视角做好宣传解读,提升政策兑现便捷度,推动政策直达快享、无感可及;要做到要素保障零缺位,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确保新增贷款更多投向民营经济、实体经济,支持达到门槛的企业无差别参与竞争获得土地使用权,不断增强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的适配性,以要素的“最优配置”激活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助企业”上下“真功夫”,效率是核心。作风就是战斗力,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说白了,就是让企业办事更方便一些、更快捷一些。要做到政企沟通零距离,建立和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家双向沟通常态化机制,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党委政府能够第一时间听得到、看得到、帮得到;要做到解决问题零沉淀,建立诉求受理—梳理交办—办理落实—评价反馈的问题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企业反馈问题从优从快、高质高效解决到位;要大力弘扬“六干”作风,纵深推进新时代机关效能革命,坚持事事马上办、人人钉钉子、个个敢担当、层层强协同,把企业家当家人,把企业事当家事,服务企业只说“Yes”不说“No”,用心用情助力企业走得更稳、做得更强。
企业创新发展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政府部门久久为功创建良好生态,因地制宜进行暖心呵护。让我们真情实意优服务,政企同心加油干,共同铸就新时代婺商的更大辉煌,为推动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贡献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