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张健到企业宣讲民营经济座谈会精神并调研座谈

以创新“基因”赋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本报消息(记者 吴振荣 吴瑜涛)2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到企业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深入落实省民营经济“32条”,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注入新动能。

章旭升,市政府秘书长褚惠斌参加。

调研中,市领导一行考察了浙师大金华科创园、云澎科技公司、正朔增材制造公司、畔星科技公司。在座谈会上,硕和机器人、凯富博科科技、博蓝特新材料、致德新能源等企业和浙大金华研究院、浙江光电子研究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大国际健康医学研究院、兰溪镁材料研究院、复旦义乌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负责人交流发言。

张健一一向企业和平台征求对政府改善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对相关诉求现场回应并交办落实。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的方针政策,全省新春第一会对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要求,市委“港”“廊”“链”决策部署把建设浙中科创大走廊放在了突出位置,当前广大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和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正面临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各级各部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的殷殷嘱托,放大金华在对外开放、市场活力、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创新“基因”赋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张健强调,政策支撑要更精准。迭代升级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简化企业审批服务流程,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服务,以更加精准有力的政策举措保障创新发展。平台建设要更加速。“一廊六城”要聚焦产业特色,贴近企业需求,明确主攻方向,依托在金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多层级创新创业孵化链条,形成产学研联动的协同创新体系。技术转化要更高效。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项目路演对接活动,健全完善高效对接、智能匹配项目合作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人才引育要更大气。推动教科人一体发展,鼓励校企人才“双聘”加强产教融合,更加注重在企业一线培育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创业创新“一条龙”服务,全力吸引更多满怀憧憬的青年人在金华实现人生价值。产业发展要更协同。聚焦十条重点产业链,下大力气招引更多顶天立地的链主型企业和核心科创平台,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为未来产业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深度融合。国际合作要更开放。加快市场国际化步伐,进一步提升金华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有的放矢抢占更多国产替代市场份额。利于创新氛围要更包容。发挥科技保险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的护航兜底作用,典型引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让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