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该怎么捂
年轻人也要护好关键三处
记者 吴骞
近段时间的气温还未明显回升,“春捂”成了父母们常跟孩子唠叨的话之一。“春捂”到底该怎么捂?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医养生专家。
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曹树琦介绍说,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而在初春时节,阴雨天气较多,气温变化较大,如果过早脱掉厚衣服,容易令身体受寒,因此要通过捂来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要注意的是,“春捂”不止适用于老年人和儿童,对于一些因经常熬夜或缺乏运动造成体质虚弱的年轻人,也要当心寒气入侵。
“春捂”怎么捂?不是穿得越多越好,而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以手脚温暖,身体微微出汗为宜。考虑到早晚温差,可以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容易脱穿,外套可选择防风的厚衣服,内衣则选择吸汗较好的棉材质。要提醒的是,现在周末去爬山的人不少,有的人爬到山顶后觉得热了就脱得只剩一件单衣,被风一吹,当天就可能感冒了。建议在剧烈运动出汗后,要到相对避风的环境里再逐渐减去衣服,并及时洗澡换上干爽衣物。
“春捂”的部位也有讲究,主要在三处。一在胸口,尤其是老年人的心脏位置要捂暖,防止因骤冷引发的心血管疾病;二在腹部,特别是女性以及一些有胃肠疾病的人,要注意肚脐位置的保暖;三在关节,特别是膝关节是较容易受寒的位置,别一运动就换上短裤,气温较低时也别急着脱秋裤。
曹树琦说,“春捂”一般到春分节气前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可以结束,此时气温通常已经回暖,且相对稳定。如果体质较虚怕冷,也可以穿薄款的棉服逐渐过渡,让身体适应外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