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市民问政·调查反馈

垃圾乱倒、油烟粉尘污染、污水偷排乱排……

这些群众诉求,各地各部门有了回应

记者 吴卫平 黄珊 徐枫 吴彰义 张海滨 周律江 申季灵

今年年初,有关部门对2024年12月全市12345(8890)热线登记转办的涉及环境卫生类相关来电事项进行了梳理。数据显示,2024年涉环境卫生类事项群众诉求量相对平稳。去年12月,涉环境卫生类事项主要集中在垃圾乱投放、油烟粉尘污染、污水偷排乱排等方面,其中涉油烟粉尘污染相关问题占47.29%,涉垃圾治理相关问题占34.56%,涉污水乱排放相关问题占18.15%。

这些问题是否都得到妥善处理?市民满意度如何?连日来,记者就部分投诉事项处理情况进行了实地追踪采访。

18.15%

涉污水乱排放相关问题

油烟粉尘污染相关问题

47.29%

涉垃圾治理相关问题

34.56%

A生鲜集市产生垃圾不清理?

回应:春节前已整改好,长效保洁不易

两个多月前,市民傅先生反映,市区崇信街欧家生鲜集市每天产生的垃圾不清理,堆放在路边,气味难闻、破坏绿化。

2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区崇信街,在欧家生鲜集市西门口未见生活垃圾。欧家生鲜集市的垃圾桶放置在东门边的房子里,路边没有垃圾,但有少许杂物。集市对面的空置摊位属于三江街道江滨社区共富市集,有少许垃圾。

“春节前我们就整改好了。”欧家生鲜集市负责人徐先生说,去年12月开业时与环卫公司签了垃圾清运合同,当时约定的垃圾堆放点在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边上,由于开业促销活动,人流、垃圾量都比较大,部分生活垃圾和杂物未能及时清运。

江滨社区党委书记王建华告诉记者,市民投诉后,三江街道垃圾分类办与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协调整改工作。自整改以来,社区网格员经常巡查,发现有垃圾乱堆、门口堆放杂物等情况,就会督促对方整改。

针对记者当天发现的问题,社区网格员联系欧家生鲜集市与共富市集管理人清理杂物和垃圾。共富市集管理人倪女士坦言,尽管有专人保洁,但依然防不住有人随手乱扔,长效保洁不易。

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市区一些开放式小区树池、楼道口、绿化带里有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

“总有个别人不守规矩。”王建华说,垃圾治理面临较多挑战。一些隐蔽的乱倒行为增加了监管难度,取证困难。

王建华认为,在实际操作中,乱扔垃圾的处罚力度往往较轻,难以对违法者形成有效的震慑。一些人对乱倒生活垃圾的违法性认识不足,抱有侥幸心理。

一旦楼道口或者绿化带出现垃圾,跟风乱扔的行为就多了。这与部分居民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有些人认为乱倒生活垃圾只是小事,并未意识到其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导致乱倒生活垃圾行为屡禁不止。

王建华建议,多方联合,从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完善取证机制以及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等方面入手,解决随意乱倒生活垃圾处罚难的问题。

B

小区围墙外空地成了垃圾场?

回应:第一时间清理,加强巡查并从源头杜绝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市区宏鑫佳苑小区北侧的建筑工地旁边,有不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据了解,该地块已在去年7月逐步完成建筑物拆除和建筑垃圾清运工作。2月2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地目前处于经过平整后的“净地”状态,地面按照环保标准盖有防尘绿网。地块北侧靠近江边公园的区域,留有一长排围栏;地块南侧靠近宏鑫佳苑小区的区域,留有一堵两米多高、数十米宽的墙体作为间隔,墙脚附近有被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还有新倒不久的建筑垃圾。

当天下午,记者向相关社区负责人反映了情况。对方当即安排人员到现场查看。“1月21日,街道和社区专门组织了垃圾清理工作。”该负责人介绍,自原婺星小区整体拆除后,该地块南侧围墙附近的垃圾增多。除了有周边居民随意丢弃的垃圾,还有一些是偷倒在此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此前,社区已经安排人员对地块上的垃圾和周边绿化带里的垃圾进行了清理。

对于近期再次出现乱丢垃圾的情况,社区负责人表示,除了会第一时间再次组织清理,还将加强日常巡查工作,尽可能制止乱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目前,社区正与街道沟通协商在该地块唯一出入口设置一道屏障,从源头上杜绝外来车辆偷倒垃圾。

超市收货通道口污水遍地?

C

回应:已加大巡查力度,若无改善将处罚

市区江南双馨路上有家今品超市(双馨路店)。有市民拨打12345(8890)反映,超市经常在与中国电信江南营业厅之间的消防通道上乱倒污水。

2月24日上午和2月26日中午,记者两次来到这家超市,供顾客进出的南面大门口卫生状况保持较好,但超市西侧与中国电信江南营业厅相邻的小巷,均发现超市收货通道口地面满是污水,地上还散落着菜叶等垃圾。

记者看到,一名超市保洁员将矿泉水瓶里的水倒入通道口地面的雨水和污水窨井内。这名保洁员说,这些矿泉水瓶里装的是用于蔬菜保鲜的冰水,不用就倒掉了,瓶子收起来当废品卖。这家超市生意不错,每天蔬菜、水果销量较大,边上用于收集顾客挑拣蔬菜产生损耗的菜叶就装了好几只大塑料筐,有养牛户定期上门收走。

这个收货通道口边上是供居民进出的通道,由于地面湿漉漉,加上不时有卸货的货车停在狭窄的小巷内,对居民出入影响较大。超市后消防通道口地面散落着纸巾、塑料袋等垃圾。

超市管理人员郭女士说,超市水产区有专门的污水排放池,倒入收货通道口窨井的是保鲜用的冰水,不是污水。因进出的车辆、人员多,频繁走动,水渍越踩越脏。接到投诉后,他们已要求保洁员做好清理。

金华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分局西关中队执法人员表示,近期已加大对今品超市(双馨路店)环境卫生巡查力度,如果情况没有好转,将对超市采取处罚措施。

古母塘产业园塑料加工厂臭味严重

D

回应:问题正在改进

此前,市民反映义乌市稠江街道古母塘产业园内有三个做塑料袋的工厂,夜间机器噪音扰民,并且排放的气体没有做任何处理措施,臭味严重。

2月26日,记者来到古母塘产业园,该产业园是一幢大型建筑,有一面与小区相邻。市民反映的三家塑料袋生产企业就在产业园一楼,有两家工厂的对面是学校的空地,有一家靠近小区,与小区隔着一条马路。站在厂区内,机器运转时发出的声响比较大,说话要大声点才能听清。走到厂外10米处,噪音就比较轻了。据一名工作人员说,晚上他们会把大门关闭,那样在外面就很难听到机器的声响。

厂内堆放着很多原材料聚乙烯,据一名工作人员说,业内称之为熟料,无臭、无毒,厂内也没有什么异味。来到厂外,靠近小区的这家吹膜制袋厂的一个排风扇正在运转,稍远点闻不到气味。走近风吹到的地方,可以闻到一股塑料的味道,长时间闻的话比较难受。

记者从稠江街道获悉,靠近小区的这家吹膜制袋厂原来在另外的地方,因为需要24小时作业搬到古母塘产业园内,目前,关于气味问题还在整改中。

农户散养水牛 邻居投诉气味重

E

回应:牛圈已“搬家”

去年12月,兰溪市游埠镇邵家村有村民反映,村上有户人家养了8头水牛,卫生没搞好,气味很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邵家村位于衢江边,养牛户姓张,在自家院子内一间80多平方米的辅房内养了8头水牛。记者了解到,之所以有人投诉,是因为张某的牛圈与邻居家隔得较近。之前,游埠镇镇村干部已上门劝导多次,张某承诺搞好卫生,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上周,镇村干部再次上门查看牛圈情况,这次没有闻到明显异味,周边也没有污染迹象,但为了把牛圈对其他村民生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在镇村干部的劝导下,张某把牛圈搬了家,8头水牛被安置在另一间与边上村民住房相隔较远的辅房内,并表示平时注意及时清理牛圈粪水,不污染环境。

兰溪农村现在放开畜禽散养了?记者将上述情况向兰溪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农机渔业发展中心作了反映。中心畜牧科负责人表示,他们已要求游埠镇政府对农户散养水牛情况进行调查处理,这种小规模养殖户将依法逐步关停。

据介绍,兰溪是传统养殖大市,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年初,兰溪召开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组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出台《兰溪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着力提升、推动兰溪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利用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争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到2025年底实现畜禽养殖规模化率显著提升,基本实现畜禽全品种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底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规模以上养殖场实现美丽牧场全覆盖。其中一条举措是,因地制宜探索由强村公司和村集体参与的养殖集聚共富试点模式,促进养殖污染大、“三证”不齐、不符合继续饲养条件的中小规模养殖户依法关停,引导中小规模养殖户转型升级。

村里小作坊晚上散发油漆味

F

回应:异味情况已得到改善

去年12月,金东区源东乡长塘徐村大路自然村村民徐先生反映,一租用在村民农房内的小作坊每天晚上散发油漆味,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希望该作坊能搬离居民区。

2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大路自然村,小作坊就位于村口处一栋一层高的农房里,该房屋三面是农田,一面靠近马路,虽然是白天,但门窗紧锁,窗户均用塑料纸封着,现场没有工作人员。

附近村民表示,之前房子里经常散发出臭味,有点像香蕉水的味道,又有点像油漆的味道,由于离大部分村民的房子有几百米的距离,他们也不知道这个房子里面到底在生产什么产品,每天晚上10点以后,这个房子的灯才会亮,白天基本没人。“听在里面干活的人说,这个作坊主要是配原料用的,晚上会有车来把这些原料运走。”村民担心这股气味会对身体不好。

“接到投诉后,我们工作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核实。检查的时候这个作坊没有在生产,但是现场有一定的异味。我们要求暂停喷漆业务,落实好环保措施,并做好废气处理措施,及时消除异味对周边环境和村民的影响。”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金义新区(金东区)大队工作人员说,这个情况也反馈给了当地政府,建议其做好后续监督。后续投诉人表示“异味情况已得到改善”。

据了解,有不少“低、小、散”污染加工作坊为了节省房屋租金,选择租金较便宜的农村进行生产。金华市生态环境局金东分局按照《金东区政府关于关停取缔“低、小、散”污染加工作坊的通知》要求,对于非法从事小水晶、小电镀、印(漂)染、废塑料加工、小冶炼、小化工等生产经营的“低、小、散”污染加工作坊,配合属地进行关停取缔;对于存在环境违法问题的,依法进行查处。

“后续我们将和其他职能部门一起再去现场进行复核,确认其是否已经搬离。”该工作人员说。

偷运偷倒 村民自留山现大量建筑垃圾

G

回应:会组织人员和机械进场作业

“去年11月底到12月期间,在婺城区雅畈镇雅上店村上马山自然村金武快速路边的山上,有人偷倒了几十吨建筑垃圾,希望部门严查。”前段时间,市民张女士向金华市便民服务中心反映发生在城郊乡镇的建筑垃圾偷倒问题。

2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金武快速路沿线的上马山自然村。在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被人偷倒建筑垃圾的山体。

这座山处于金武快速路东侧,山脚有一个出入口与金武快速路相连通。沿着山路往上走,在半山腰就能看到一条几十米长的建筑垃圾带。

“这里原本是一条山路,已经堆满垃圾,估计有几十吨,路都被埋没了。”雅上店村党支部副书记、监委会主任徐金茹介绍,这座山是上马山自然村村民的自留山,平时很少有村民上山。

这几十吨的建筑垃圾除了大量的砖头、石块、混凝土块,还夹杂着各色编织袋、塑料制品、钢筋等废弃物。

这么多建筑垃圾是谁倒的?“我们组织多个部门人员实地查看情况、展开调查,调取金武快速路的监控视频,希望查到非法偷倒的车辆和人员。”雅畈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由于路边监控数量较少,而且偷倒人员选择深夜时段作案,用篷布将货车的货厢、车牌号遮盖严实,调查难度较大,目前还未查实具体的偷倒车辆和人员。

为了防止建筑垃圾继续倾倒,该路口加装了监控摄像头。前不久,雅畈镇综合执法队队员借助这个监控摄像头处理两起非法偷倒行为。不过,这两起非法偷倒行为的偷倒者均表示,山上那些建筑垃圾的来源并非是他们偷倒。

建筑垃圾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如今,找不到来源和倾倒者,这些建筑垃圾该何去何从?“等天气晴好,我们会马上组织人员和机械进场作业,并请第三方清运公司将这些垃圾运到消纳场进行分拣、再加工,实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雅畈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建筑垃圾破坏环境卫生现象,雅畈镇综合执法队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建筑垃圾违法违规处置行为,近年来已处理建筑垃圾案件26起。同时倡议山体承包经营单位(个人)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为雅畈镇无主建筑垃圾管理增添一份力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项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日俱增。

建筑垃圾体积大、成分复杂、回收处理难,有的人为图方便在道路、山林,河道等地一倒了之,建筑垃圾的处置和监管,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我市通过深入探索管理新模式,聚焦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纳的全过程管控,全力破解建筑垃圾治理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