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婺城新闻

三代匠心传承不息 火腿新生代逐浪国潮

本报消息(记者 余美娜)“我是闻着火腿味长大的,小时候经常在火腿工厂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打闹,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火腿的种子。”昨日,走进位于婺城区雅畈镇的金华大拇指火腿食品股份公司,27岁的公司负责人龚俊孝说起与火腿的渊源,回忆满满。

龚俊孝一家三代都做火腿。爷爷龚益芝1974年开始制作金华火腿,一做就是30年。父亲龚斌福1998年开始做火腿销售,把金华火腿推销进了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商超,是把金华火腿推销入商超的第一批人。2022年,在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班上,龚俊孝了解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华火腿,面临行业缺少年轻人的尴尬境地,燃起要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的决心。于是,他从国外回到家乡,从拜师学做火腿开始,潜心学艺,渐渐从一个腌制“小白”成长为金华火腿高级技工。

在腌制技艺上,龚俊孝坚持守正创新,既保留原有的传统发酵生产线,又引进现代化控温控湿生产线,让行业发展更有后劲。由于传统火腿的烹制方式较为复杂,火腿菜在老百姓的饭桌上并不常见。企业开发低盐的即食火腿,将火腿盐度从传统的10%及以上降到3%~4%,且风味不减。同时,开发涮火锅的火腿,切片后薄到透光,只要烫一下即可入口,既保留火腿的风味,又使火腿的口感变得脆嫩。

3年前,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后,面对商超规模缩减、产值下滑的困境,龚俊孝带领团队利用抖音、淘宝等平台,开设了取名为“腿状元”的金华火腿旗舰店,把金华火腿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通过青农飞地的渠道,仅去年春节期间,就有5000条金华火腿卖到上海。今年,来自上海的订单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