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产值240.92亿元 同比增长9.7% 全省排名跃升至第6位
解锁永康高新区跨越式增长密码
记者 于兴勇
2024年,永康高新区全省排名从2022年的28位跃升至第6位,园区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考核先进单位。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40.92亿元,同比增长9.7%,近三年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达27.0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3亿元、制造业投资52.0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制造业投资额连续四年保持全市第一,发展势头“蓬勃向好”,投资总量“四连冠”。高新区荣获金华市民营经济发展先进集体、打造“世界五金之都”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共同富裕先行集体等多项集体荣誉,园区被评为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入选全省减污降碳协同第五批试点。高新区宛如一艘奋进的巨轮,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创新实干,笃定前行,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日前,记者走进永康高新区,探寻经济跨越式增长的密码。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
走进高新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工厂作业轰鸣声声……一个个火热的场景汇聚成发展的强劲动能,呈现出经济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一直以来,高新区以搭建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为抓手,开展校企合作,投入研发经费,创新成果显著。国家林草装备园展示中心和研究院投用、林草智慧谷一期投用,永武飞地浙中储能园即将投用、科创中心全面开工,中兴智造园项目基本结顶,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依托强林研究院,连续两年开展“揭榜挂帅”活动,累计投入研发经费3000万元,达成校企合作29次,合作组建轻便式采收装备、林业无人机、复杂地形运输装备等研发中心12家,完成无人机林业技术应用、林果智能管收、省力高效森林灭火装备、智能化树干注药一体机等技术攻关12项。创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7家、省创新型企业91家、省中小型科创企业298家,研发费用投入9.43亿元,同比增长15.42%,占营业收入比重3.84%。近5年完成技改项目206个,科创企业数量翻一番。
坚持抓好招强引优,推动低效更新,整治“低散乱危”落后产能企业。2019年以来入库亿级产业项目48个,其中已投产项目17个、目前在建项目6个,投用工业用地1647亩。中兴产业园低效改造A组团项目首批厂房结顶;玉桂路区块21宗老厂房启动改造,4宗厂房已建成;梅垄区块完成修编,7宗地块已启动改造;九里山区块完成区块集中连片开发规划建设方案论证、置换协议拟定;2024年累计改造单宗老旧厂房60宗,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产能空间逐步放大。关停搬离、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4家,小升规提升发展、兼并重组企业11家。
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民营企业是高新区的核心,高新区始终把工业立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首位战略,对实体经济高看一眼,不遗余力支持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奔跑的企业,珍视企业、尊重企业、力挺企业,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
打响“高新事、高兴办”助企品牌,协助82家企业申领补贴1600余万元,解决涉企问题570个。通过污水采集系统智慧化改造、全域水体整治,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相较2021年下降16.8%,2024年高新区成功入选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省级“污水零直排”标杆园区、全省减污降碳协同第五批试点,一张张绿色成绩单的背后,是不断提升的营商软实力和发展硬底气。
全面启动金牛湖、桐塘水库、下梅垄水库和新330国道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完成梅垄片区道路改造工程,正大路区块、四方区块“白改黑”项目全面开工。
2024年,永康高新区争取省级部门正向激励资金6150万元(永武飞地项目2400万元、林草园项目3750万元);争取专项债29.18亿元(林草园一期14.73亿元、林草智慧谷5亿元、中兴智造园9.45亿元),累计使用专项债资金21.29亿元。
通过研究院拉动、院所合作等渠道,同步抓好企业科研能力、园区科创服务能力“双提升”,力争研发费用增速6%,新增专精特新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新增市级研发机构新备案20家。进一步推动工业强基,做大规上企业“基本盘”,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制造业投资增长20%。
政企齐心协力共创佳绩
发展环境好,产业才能兴。
永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徐杰表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不仅需要党工委管委会的努力,更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高新区将努力践行“无事不扰、有呼必应”的服务宗旨,通过勤廉大讲堂、常态化督查比拼、绩效考核等方式,打造一支讲廉洁、能干事、会服务的干部队伍,打通政策惠企、法治安商、服务亲企“最后一公里”。
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需强劲的内生动力。多家在高新区发展的企业,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在新能源充电设备、储能设备、充电运营、能源管理与服务领域为合作伙伴提供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车电网在永落地合资公司负责人贾刚剑表示,将结合区域市场优势,重点拓展华东市场,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市场突破。计划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内,分两期完成永康项目的建设,打造车电网华东基地。项目将包括1条储能产线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总投资2亿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0亿元以上。通过在永康建设华东基地,车电网将充分发挥永康的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企业在长三角区域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针对政府推出的‘以旧换新’政策,我们迅速响应,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方案。通过这一政策,我们不仅帮助消费者降低了购车成本,还显著提升了销量。”泓宝行公司负责人称,“我们积极拓展新兴业务,从传统的燃油车销售逐步向油电混合、纯电动车领域延伸,2024年,我们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67亿元,同比增长11.83%,新能源占比超过10%。”
在浙江立久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老板方恬看来,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来将集中企业内部优势资源,组建技术攻坚团队,聚焦运动器材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力求实现重大突破。同时,积极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为企业创新注入活力,让立久佳在技术创新的赛道上保持领先。2026年,实现产能10亿元,以强大产能优势抢占市场,为企业发展打开新局面。
2024年,浙江领航机电有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增加ERP、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精益制造的投入。组建专业团队,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周转效率提升20%。引入先进的精加工设备,实现零部件加工精度大幅提升,不仅减少了材料浪费,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淘汰了一些低附加值、高能耗的产品线,集中资源发展智能化、多功能的高价值产品。过去一年,亩均产值为4000余万元,亩均税收达到180万元以上,人均效率提升了8%,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浙江未来万家五金机电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经营的品类中有多个年销售额超3亿元以上的产品,该公司利用丰富的经营品类和庞大的客户群体优势,借助遍布全国的1000多家实体门店,以及缅甸、老挝等国家的门店,把智能化和数字化经营的亮点发挥出来,助力永康五金品牌出海。
徐杰期待高新区广大企业大力弘扬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精神,共谋发展,讲真话、建诤言、守规矩、讲正气,争当守法经营的表率,并与高新区共同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经济发展“全年红”,为高新区发展再立新功。
强化安全生产护航发展
安全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没有前置的“1”,后面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企业主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做到警钟长鸣,统筹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和生产经营的关系,坚决守住底线。必须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组织进行厂区安全生产大检查,把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共同提升高新区本质安全水平。
常态化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攻坚,进一步优化应消站专项检查、网格“咬尾互查”销号等检查机制,突出特种设备、高空作业、小微工程、有限空间等重点领域,抓好安全整治。今年力争完成涉重点场所企业专项整治80家次、规上企业三级安全标准化创建复评企业60家。分行业、分层次、分岗位开展每季度一轮的全覆盖式消防安全培训,计划完成安全生产三类人员培训800人次、从业人员线上培训1000人次,全年组织消防安全演练6000场,帮助企业培养一支具备基本应急处置能力、严守安全规范的员工队伍。开展人事经理劳资业务培训,通过“劳动保障所+网格+政务110”协同推进涉企劳资纠纷化解。全力以赴确保企业平稳经营、安全生产。
据了解,2025年,高新区重新制定了《工贸企业奖励办法》,计划每年拿出200万元,除对纳税龙头企业、优胜企业、骨干企业奖励外,重点还对营收、销售额、研发经费增长较快企业进行奖励。鼓励企业强化高校院所合作,苦练内功、加快数字化改造,瞄准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增强发展韧性、自主性,有条件的企业要紧盯前沿、抢抓风口,积极布局新赛道,进入新蓝海,培育壮大更多增长点、支撑点,让更多“永康智造”走向全球产业链高端。
2025年,永康高新区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鼓足干劲、奋发进取,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续写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