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穿越“大明”神游渡渎

女埠整村开发农文旅运营项目

记者 王卫英 张婧 潘佳薇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大明王朝如同一颗璀璨星辰划过华夏文明的天空,见证了汉文化的鼎盛与繁荣。明朝已远去,但明韵国风依然留存。

想不想穿越到大明王朝的闹市,一睹昔日繁华胜景?那就在今年“五一”前,去兰溪市女埠街道渡渎村圆一个大明之梦吧——漫步街巷,穿行林立店铺与商贩讨价还价;入夜后,桨声灯影的池塘畔,在徽式建筑馆驿的明式高士椅上小坐……

日前,兰溪市女埠街道渡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兰溪市九曜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署整村农文旅运营合作协议,1个多月后,“神游大明”将在渡渎古村落成为现实。首期投资3000万元的明朝国风项目,将在村内一一落地。

“我的先生姓章,和章懋同宗,是章氏后人。第一次来渡渎村,我就很喜欢,有了打造明朝国风文旅项目的计划。在街道办事处推动下,不到1个月就与村里达成协议……”兰溪市九曜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向世艳说。

创业青年向世艳1992年出生于杭州,自小跟随父母在深圳生活,耳濡目染大城市的繁华喧嚣。比起车水马龙、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作为新兰溪人的她,更偏爱当地的市井生活气息。走进渡渎这个宁静古朴的村落,她便爱得一发不可收拾。

大明朝的繁华市井与烟火人间虽已远去,站在章懋故居前,那些人和事却依稀犹在。“我偏爱明朝国风,从朱元璋的布衣崛起到朱棣的靖难之役,再到万历年间的海禁开放,明朝历史充满传奇色彩,且英雄辈出,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王阳明心学,文化成就更令我们后人叹为观止。每当提起大明,心中总会涌起一股莫名的自豪与敬仰,所以来到渡渎我就想重现明朝古村的市井烟火生活,让每一位走进村里的游客都能体验明朝文化。”向世艳说。

“我们村自古以来崇尚儒学、耕读传家,并写入族规家训,因此村里文化乡贤名人较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有龙灯、香鼎、木活字谱等。”渡渎村党支部书记章娅军说。渡渎村是明代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国子监祭酒,著名学者、教育家章懋的故里,具有典型江南耕读文化的缩影。据记载,始祖章喜孙,行三七,因避方腊之乱,由淳安渡渎迁徙该地,迄今已有900年历史。该村系章懋后裔聚居地,全村超90%的村民为章氏后裔,村内历史古建筑众多,有余庆堂、章氏家庙、枫山故居、尚书石牌坊、徵士第、正心堂、诚意堂等古民居100多处,其中余庆堂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章氏家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章娅军告诉记者,目前正在进行保护性修缮的余庆堂即将向游客开放。余庆堂俗称上厅,明代建筑,共三进,坐东朝西偏南;正厅三间,通面阔16米;明间九架前后双步,柱侧脚,柱头卷杀,柱头用圆栌斗,顺檩方向出两翘;平身科明间、次间均二攒,单步梁鸱鱼状;月梁拼合,断面矩形,穿堂施藻井;厅边尚存明代石狮,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共三间三进一穿堂。

“老祖宗们的市井生活如此丰富多彩,神游大明王朝闹市,想想这样的惊奇体验就觉得很兴奋。”正在村内参观章懋故居的一位游客说,渡渎村文化辐射力强大,开发穿越明朝体验游非常值得期待。

今年以来,女埠街道以渡渎古村为轴心,整合“三古”资源,打造景观节点,完善基础设施,旅游环线串点成链。“我们力促跨界融合,进一步优化配套设施,提升集镇承载能力,依托招引优质业态,打响女埠‘慢生活’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采风游玩。”兰溪市女埠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旭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