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6版:今日开发区·特别报道

从矛盾化解到平安共建

平安指导员活跃在基层一线

记者 胡晨歆 文/摄

2019年,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开始探索新型城乡社区警务模式,在盘活警力资源基础上,首推平安建设指导员机制,选派10名中层干部到乡镇(街道)担任平安建设指导员,常驻指导开展平安综治、基层治理等工作。同时,建立“平安专员—平安指导员—平安建设员”三级平安体系,最大限度延伸治安管理触角,筑牢平安防线。

如今,金华开发区已有18名平安指导员活跃在基层一线,为基层平安建设出谋划策。他们充分发挥公安民警能力、经验优势,身兼治安防控“排雷兵”、矛盾纠纷调解员、法治宣讲员等多重角色,将警务经验转化为治理效能,有效改善辖区治安指标,提升群众安全感。截至目前,开发区警情数同比2019年下降5.4%,案件警情数同比2019年下降42.6%。

他们把小事办实

急事办妥

难事办好

“去年一年,我们共处理了1000多起非警务警情。”开发区汤溪镇平安指导员吴斌拿出好几本厚厚的接处警台账,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起警情的情况、现场照片和处理结果。2021年12月,吴斌开始担任汤溪镇平安指导员,他曾在刑侦、经侦以及派出所一线岗位工作,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储备和基层调解经验。

在成为平安指导员后,吴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进村入户,全面掌握汤溪镇41个村社里的人、物、事等情况,同时将每个村社的平安建设员纳入微信群,随时与乡亲沟通,了解村里发生的相关事件。

前不久,镇里某村的村干部老赵给吴斌打来电话,称自己在村里开展工作时与一名村民发生了一些口角,激烈争吵下双方一度动了手,他不慎将对方的鼻梁打骨折了,闹到了派出所。“我也是照常开展工作,一时激动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该怎么办?”懊恼的老赵一时慌了神。

吴斌找到各方当事人了解事情经过后,从法律、人情等角度在双方之间穿梭调和,不厌其烦地分析双方利益得失,花了大半个月工夫,终于让双方从面红耳赤到握手言和。“单从执法角度去处理也可以完成工作,但只有秉持公心,纾解双方心结,才能真正解决矛盾,避免‘后遗症’。”3年多来,这样的调解立场、态度,在吴斌经手的矛盾纠纷中起了巨大作用。数据是最好的证明:调解疑难纠纷上百件,化解率达96%以上;2025年至今,非警务警情重复报警率低至4.48%。

像吴斌一样,每一名平安指导员都有丰富的公安工作经验,将自身优势与所在乡镇(街道)实际相结合,真心办小事、稳妥办难事、攻坚办急事。洋埠镇平安指导员黄民国从2009年参加公安工作至今,一直工作在基层一线,致力于群众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对村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因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难事,他挖症结、通堵点,积极推进解决;对辖区企业工人年底讨薪的急事,他忙前忙后,在春节前为100多名工人要回150多万元工资。

秋滨街道平安指导员宗兴明从警30多年,对风险急事处理具备丰富调解经验。今年年初,辖区企业一名试用期工人意外死亡,宗兴明一方面安抚家属情绪,一方面联合街道、司法所、劳动监察等部门开展调解,提出了既合法理又合情理的调解方案,成功化解这起纠纷。据悉,2024年,在宗兴明的指导下,秋滨街道6起亡人事件得到妥善处理,23起疑难纠纷被成功化解。

他们共编共护“平安结”

“平安指导员要当好‘六大员’,即:基层治理参谋员、群防群治组织员、平安法治宣传员、企业发展护航员、为民服务代办员、矛盾隐患排爆员。”开发区平安专员王勋说,平安指导员机制有效解决了基层人手不足、经验不足的问题,18名平安指导员主动破除“公安”“非公安”之分,积极为基层治理出谋划策,切实将公安经验转化为维稳安保和基层治理效能。

西关街道平安指导员邵寅既是矛盾纠纷报警器,也是宣传平安的大喇叭。在每次的下社区走访中,他总是积极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有时唠上两句,反而能收集到线索信息。去年5月,邵寅在走访中碰上熟悉的居民老王。老王告诉他,自己的老朋友们最近老去一家店铺听投资课,还有免费鸡蛋领取。敏锐的邵寅立马感到不对劲,问清地址后,他前往该店铺进行核查。

果然,这家店铺以“投资返利”“共享经济”等概念为噱头,诱导老年人购买他们的投资理财产品,非法吸收存款。邵寅立即将线索上报给公安机关,在不法分子对老年人“下黑手”前,打掉非法集资团伙。此后,每月下社区搜集非法集资线索成为邵寅的必修课。去年,他上报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线索7条,有效守住辖区老人的养老钱。

此外,邵寅还联合平安建设员组成一支平安法治宣讲队,每月进社区、进企业开展反诈宣传,提高群众防骗、识骗、拒骗能力。此前,邵寅向辖区某银行工作人员开展反诈宣传时发现,大厅一名老人因执意汇款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原来,老人收到了一条中奖短信,但要先交5000元的税才能领取奖品。邵寅反复讲解诈骗套路,及时劝阻汇款有效止损。后来,老人还与邵寅交上了朋友,在之后的房屋征收工作中,老人积极配合还主动宣传相关政策,让邵寅省心不少。

今年以来,为护航企业复工复产,各平安指导员组织辖区平安建设员前往辖区600多家规上企业开展法律宣传、安全宣传,实现规上企业反诈宣传100%覆盖。此外,他们还发挥与相关单位、部门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深入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持续营造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让街头巷尾平安更足。

为保障平安指导员机制高效运行,江南公安分局通过印发制度明确各层级职责边界,依托线上打卡通报与线下督导结合的动态考核机制倒逼履职,并建立平安指导员履职台账,通过周督导、月例会、季考核机制强化过程管控,并定期评选先进个人、推广优秀经验激发队伍活力。‌

他们有一群

“平安合伙人”

“平安建设工作离不开群众。”西关街道平安指导员邵寅对此深有感触,在他看来,群众愿意和自己唠家常,治理才算扎了根。每个月,他都要去辖区7个社区挨个走访一次,同时,他充分发挥7名平安建设员的作用,让他们及时传递社区里的大事小情、线索信息。“作为平安建设员,要做到自己辖区底数清、情况明。”邵寅说。

西关街道西关社区的平安建设员董佩是邵寅开展平安建设的“平安合伙人”之一。她是社区干部,对社区里的治安、人员等情况了如指掌。2021年,邵寅接到信息,称西关社区有一人员存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嫌疑。随后,他立即联系平安建设员董佩了解情况。原来,居民孙奶奶的儿子前往外地工作一直未归,与家中联系也不多,儿子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孙奶奶也不清楚。

之后的时间里,董佩每个月都会前往孙奶奶家与她谈心,了解其儿子的动态。持续近4年的交流后,去年,孙奶奶的儿子终于主动联系上了邵寅,经过相关核实,排除了其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嫌疑。

“平安建设员对村里情况熟悉,是我收集社情民意、摸排治安隐患、开展普法宣传的平安助手。”洋埠镇的16名平安建设员也帮了平安指导员黄民国不少忙。黄民国介绍,平安建设员平均每个月要处理25起村里的矛盾纠纷,他们既是邻里和谐的开导员,更是协助社会治理的辅导员,邻里小事由他们出马解决,遇上了难事,自己再介入。

在汤溪镇,村里发生的家庭矛盾纠纷、邻里纠纷、山林地界划分不清引发的纠纷等,调解现场总有平安建设员的身影。据吴斌介绍,去年辖区43名平安建设员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1起,提供重点人员异动信息48条,配合防盗防火防水等各类安全检查700余人次,发现问题隐患89处,整改8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