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9版:武义新闻

项目攻坚 创新发展

武义全力冲刺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武义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 唐佳华/摄

浙江润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武义城区

记者 王文湛

今年以来,武义锚定“港”“廊”“链”主战场,以项目攻坚、改革突破为牵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力以赴攻项目,只争朝夕拼发展,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这是一个忙碌的春天,也是一个火热的春天,更是一个时不我待、奋勇争先的春天。放眼武川大地,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塔吊林立的施工现场,从研究院里的技术攻关到生产线上的高效运转,蓬勃生机和创新活力处处涌动,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空间持续拓展。

项目攻坚

跑出“加速度”

一季度是推动全年工作的关键期,武义以开局就冲刺的姿态全面起势,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谋划重点产业能级跃升路径,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蓄势突破、厚积薄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重大项目不仅是稳投资的千斤顶、稳增长的压舱石、促转型的强引擎,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动能所在、潜力所在、未来所在。

2025开年,武义召开“项目攻坚年、改革突破年”动员部署会,把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经济工作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发力点,吹响新一年赶超发展集结号。

武义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是2024年省“千项万亿”工程,也是当地产城融合发展轴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区域级铁路物流基地,形成集智慧仓储、物流配送、农产品流通于一体的物流仓配中心,不仅能满足当地企业仓储需求,同时服务于永康、义乌等周边县市,构建多元化的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及多式联运全程服务网络。

3月21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桐琴镇的武义县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一期施工现场,只见上百名工人正在紧张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目前项目1号仓正在浇筑三层楼面。2号仓主体已封顶,正在拆除支模架,后续将进行外墙及内饰施工。另外,园区道路和管理用房也在加紧建设。”武交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征介绍,该工程分为三期,一期去年5月开工,目前已完成一期总工程量的60%,预计主体可以提前至6月完成,10月完成内饰装修。张征说,项目组会按照时间节点保质保量保安全,全力推进建设。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新项目孕育新希望。抓大项目促发展以锻造“内力”,是武义拼开局的关键一招。一个个项目加速推进,成为经济稳进提质的重要增长极;一处处全链产业的谋篇布局,积蓄着新旧动能转换的蓬勃力量。

比如,去年底落地的凌骁能源科技(武义)公司是零跑汽车集团子公司,也是武义研发科创中心引进的首个新能源项目,主要负责生产电池包及电池系统,今年6月产线全部量产后,年满产能可生产25万套车载电池包,助力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

项目攻坚如何跑出“加速度”?武义经济开发区迭代深化“一站式”代办机制,为新建项目提供一对一前期手续辅导,安排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化解推进中的难题,实现企业与部门双向互动,全力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今年以来,武义深入开展“双年行动”,全力抓机遇、全员招项目,以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的姿态,以高效率的项目建设,带动高质量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激活“强引擎”

近年来,武义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重点产业链培育及产业发展,在创新主体培育、科创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夯实科技创新基石,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2月12日,武义召开企业创新发展大会,邀请企业家共商发展大计,吹响聚力科技攻关、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冲锋号角。

今年以来,政府创新培育政策持续发力,企业创新成果捷报频传,一个个代表“武义智造”的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聚杰电器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推动电动工具产业智能化发展;精力工具自主研发的高压无刷角磨机、减震电锤两款新品进入量产;浙江寿仙谷药业以科技立企,开启中医药产业数智化转型新篇章……

日前,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主办的丘陵山区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在武义举行。现场,由浙江欧欧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导航除草机器人动作精准高效,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形,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机专家学者纷纷点赞。

新材料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石。总部落户武义的浙江润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纯石英砂、高纯石英制品及半导体硅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公司与浙大硅及先进半导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度合作,与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成立联合实验室,聚焦石英材料提纯工艺、晶体缺陷控制等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20余项,其自主研发的5N级高纯石英砂,品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实现批量化生产。

“我们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力。”该公司董事长季勇升告诉记者,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新材料、新工艺,着力破解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为地方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武义坚持科技创新“首位战略”,布局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高质量创新载体、打造高水平校地合作,以主体培育提档、科创平台提级、成果转化提速、人才引育提质赋能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影响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大力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科创平台,加快形成“专精尖”创新平台优势,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同时,通过帮扶企业开展数字变革、技术改造,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推动产业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不断释放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发展的叠加和倍增效应。

优化环境 打造“强磁场”

今年以来,武义秉持“‘泉’心助企”理念,深入实施“三全”行动,全心全意为企业提供有温度、有热度的服务,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双18条”“助企暖企10件事”,用好“企业数智服务”平台,持续以“服务企业”为本职、以“企呼吾应”为宗旨,确保政策红利和优质服务直达企业、精准滴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桐琴镇是武义县工业大镇、山区海岛县省级中心镇,也是“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核心节点。从2月底开始,一场“奋战30天、夺取开门红”助企纾困专项行动在桐琴火热开展,全面动员、靠前服务,该镇通过下沉一线、靶向施策、长效护航三大举措,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走进生产线点对点察看,全力以赴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为当地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助力赋能。

“我们公司主要生产电动摩托车、电动滑板车。今年一季度销售情况和去年类似,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浙江铭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夏小凤说,企业稳步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贴心服务。老厂房升级改造时,镇里主动牵线搭桥,帮助找到合适厂房进行生产过渡,为公司化解燃眉之急。今年2月公司搬回升级完成的新厂房,产能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在项目建设阶段,武义持续深化落实“极简极速审批”“拿地即开工”等审批服务改革,做到企业有所求、部门立即有回应,全力化解影响项目推进的问题,推动项目早完工、早投产、早产出。

项目服务如何高效落实?武义县相关部门持续优化审批流程, 强化项目前期策划生成和审批前移,为企业量身定制“拿地即开工”前的审批流程清单。完善乡镇代办员和部门协办员协调机制,全力为企业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服务,实现工业用地“标准地”备案类项目“拿地即开工”,让企业办事更便捷舒心。

涉企服务如何做到最优?武义经济开发区深化联企服务“1+5+N”模式,实时收集回复企业诉求,梳理分析问题集中的领域,主动对接企业,落实一般事项5日内完结速办要求。同时细化落实“政策包”,积极跟进提供融资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我们通过靠前服务、精细化服务,精准把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发展需求,全力打造让企业主办事省心、发展顺心、扎根安心的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武义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针对企业急难愁盼,武义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实施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做到限时办结、跟踪问效,助力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近年来,武义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坚持以更到位的服务、更精准的政策,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让企业梯队顶部更高、中部更壮、基础更实。同时引导和支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巩固传统优势,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拓宽发展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