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消费者权益系列之三
工行金华分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
本报消息(通讯员 张奕晨)近日,市民王先生到工商银行金华金西支行咨询账户汇款情况,称前几天汇出的一万元没有到账,对方说账户异常要再汇5000元进行解锁,这话引起银行员工的警觉。
经过询问,原来王先生在快手平台结识一名“理财老师”。对方告诉他,在网络平台通过观看视频就可以轻松赚钱。于是,双方加为微信好友。
“理财老师”让王先生先交一万元保证金,并声称之后会退还,王先生马上点进对方发的链接汇了一万元。过了一段时间,王先生发现这一万元没有退还,再问对方,对方称因为账户异常要再交5000元解锁才能到账。于是,王先生来到银行想再次汇钱。在银行工作人员劝阻下,王先生才醒悟过来。
据工商银行金华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非常重视诈骗防范工作,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并利用技术手段监控异常交易。提醒储户: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转账;如遇可疑情况,立即联系银行或报警。
此外,近年来,该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组织下辖各支行扎实开展宣教工作,筑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防火墙”。
一是加强重点群体教育宣传。将强化重点群体的关爱有机融入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客户群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新市民群体幸福感——以消保专题片等形式,就新市民住房、创业、医疗社保等核心服务,做好国家政策解读、行内专属产品和服务推介等工作;提升老年、残障群体服务体验——引导相关客户体验网点适老助残服务设施,帮助老年、残障群体掌握使用数字化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的适老化、普惠性水平;提升青少年群体财商能力——通过开学第一课、消保进课堂、学校广播站等形式,重点讲解数字金融、个人诚信等知识,筑牢校园安全“金融防火墙”;提升乡村居民群体识假防骗能力——以走村入户宣传、深入田间地头讲解等形式,实地宣讲反诈防骗知识,提升村民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将助力提振消费者消费信心纳入教育宣传月活动,更好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普及八项基本权利——以典型案例、长图漫画等形式,重点解读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强化对网络平台诱导借贷、虚假违法广告等非法行为的识别和抵制能力;普及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大力倡导监管、法院等机构部门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方面的政策导向和主要措施,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远离“代理维权”“代理投诉”等非法金融行为;普及国家金融政策措施——加强对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降低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等方面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引导消费者提振消费信心;普及诚实守信知识——开展诚信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等主题活动,增强消费者诚信理念、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进而共同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