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6版:今日开发区·特别报道

凝聚“微”力量 传递“心”温暖

——金华开发区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侧记

记者 吴璇 文/摄

“红马甲”在繁忙路口疏导交通;“网格蓝”在小区楼栋排忧解难、调处矛盾;“天使白”在党群服务中心爱心义诊……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一次次体贴入微的惠民服务,一项项暖人心接地气的实践活动,描绘出金华开发区最美丽的风景……

今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亦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的金开大地,春意盎然,比春风更暖的,是到处洋溢着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近年来,开发区坚持党建引领,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把学雷锋活动与志愿服务有机融合,积极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出新出彩,在推动社会治理、维护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健全党建引领工作机制

志愿服务“升温着色”

三江街道雅苑社区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商家联动治理共同体,动员党员志愿者深入开展微心愿、微积分、微改造、微治理行动,精细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苏孟乡和悦社区创新“党员+”服务模式,针对“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做饭、理发、打扫卫生、清扫院落、矛盾纠纷调解等一对一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关怀与温暖;

江南街道兴学社区建设“红色业委会”,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在小区共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搭建红色议事厅、社区移动办公桌等,解决民生实事900余件……

今年以来,开发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助力基层治理为着力点,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动员体系、志愿服务队伍组织体系和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全线展开、全域覆盖。

坚持高位推动。把新时代志愿服务作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将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融入全区大事要事和群众急事实事,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

强化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党工委领导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党工委统筹指导、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完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服务记录、教育培训、星级评定等制度,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更加健全。

在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志愿服务工作以党的旗帜为指引、以党的方向为方向,正不断融入社区治理“主场景”,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夯实壮大队伍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3月1日,三江街道三路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人头攒动,一场以“雷锋快闪”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集市火热开张。活动中,律师志愿者、环保志愿者、家电维修志愿者等“红马甲”齐聚一起,留下了108人次的服务记录;

3月2日,苏孟乡龙川社区追“锋”而行,联合金华市妇幼保健院开展健康义诊活动,金开和悦邻里的爱心商家也积极参与其中,为现场居民准备了面包、小零食等免费点心;

3月5日,西关街道山嘴头社区开展学雷锋便民服务集市活动,金职大附属医院、金华市家电流通协会、成泰农商银行等联建单位的志愿者现场为辖区居民提供义诊、理发、反诈宣传等便民服务;

3月9日,罗埠小学“小墨宝”志愿服务队前往罗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1名党员教师+N名少先队员”服务活动,大家一边整理图书,一边文明劝导,打造德育实践新范式;

3月18日,向日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携手阳光社区开展“我在‘阳光’做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20多名志愿者手拿垃圾钳、垃圾袋等清洁工具,深入小区各个角落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洁行动……

近年来,开发区树立全民参与、全社会共享的志愿服务理念,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提升志愿服务社会参与率和活跃度,推动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

强化队伍建设。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加强单位(部门)、乡镇(街道)统筹协调,动员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等单位和乡镇(街道)、村(社区)成立志愿服务组织,组织所属党员干部和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科普宣传、智慧助老、法律援助、应急救援、健康义诊、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影响和带动居民自愿参与志愿服务。

整合社会资源。实施“暖新同行”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建设户外工作者驿站58个,网格星驿站10个、骑手暖心驿站10家,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和“两企三新”群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江南街道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在高畈、南苑、中村等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为快递小哥、外卖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寒可取暖、暑可纳凉、累可歇脚、伤可用药”服务。金华北大科技园发挥优势,组建服务于“双创”领域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创业咨询志愿服务活动。

拓展载体平台。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主阵地,把志愿服务阵地向家庭、机关、公园等场所延伸,推动各级服务窗口、综合服务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和景区景点等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打通条块、部门分割,提高群众参与的便捷度。截至目前,注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300余支,招募注册志愿者超6万名。

一群人的奔赴,一座城的温暖。人人、时时、处处、行行做志愿服务,正成为新风尚。

坚持示范化引领

志愿服务持续“上新”

开发区社会治理部(社工部)根据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邻里守望·情暖金开”“金开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志愿金开 暖新相伴”等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洋埠镇打造“暖洋”特色品牌志愿服务队伍,15支志愿服务队伍为“一老一小”常态化开展义诊、理发、看护幼儿、修理电器等便民服务;

秋滨街道姜山头社区动员微网格长、志愿者组建平安巡逻队,深入背街小巷、楼栋庭院排查安全隐患;

蓝天救援队、幸福家人、悦欣社工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为群众提供专业服务……

3月24日,金华市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暨开发区“百千万志愿者提升行动”启动仪式在汤溪镇九峰村文化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在场领导为开发区卫健志愿者代表队、九峰职校学生志愿者代表队、汤溪镇社区干部志愿者代表队、汤溪镇居民志愿者代表队等8支志愿者代表队授旗,这标志着开发区志愿服务事业朝着规范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更多热心公益的市民搭建了服务平台。记者从开发区社会治理部(社工部)获悉,“浙里最暖 金华有爱”志愿服务暖心年活动正在火热开展,此次活动是开发区深入推进“暖健护航”健康促进志愿服务的重要实践。

近年来,开发区着力丰富志愿服务方式的时代内涵,创新志愿服务实践方式,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能力,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精准化。

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模式。依托党建赋能,将志愿服务纳入各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成居民下单、社区派单、多方接单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高效精准供给。例如湖海塘社区开展“红邻管家——微网格长”服务,通过制定服务清单,为辖区居民提供上门探望、清洁等多样化服务。

创新“社工+志愿者”服务。以社工站为依托,创新“社工+志愿者”模式,引导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例如江南街道依托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作用,涌现出讲师团、维修队、红歌队、护安队、护苗队等6支各具特色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

创新“先进典型+志愿服务”模式。注重发现和培养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先进典型,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朱叶春、“浙江好人”林树根、“卖鱼哥”童林松等一批先进典型。

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被崇敬效仿,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被广为传颂,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以自身所长服务群众,“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已成为市民行动自觉。

微光成炬,凝成星河;水滴虽微,渐盈大器。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社区,在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服务居民等基层治理的各个领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志愿红”,不断掀起志愿服务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