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8版:健康

钭金法:用仁心医术为患儿撑起生命的蓝天

【人物名片】 钭金法 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纪委委员、儿外科主任、新生儿外科主任,兼任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擅长领域:对新生儿外科各种消化道畸形(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无肛、先天性巨结肠、胆道闭锁、十二指肠梗阻、各种新生儿肠梗阻等)、肠动力异常、腹壁畸形(腹裂、脐膨出)、短肠综合征的诊治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擅长各种新生儿腹腔镜手术,在国内最早开展新生儿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胆道闭锁经验丰富,对小儿肠道动力异常、外科性黄疸研究深入。 科研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科技厅项目1项,其他厅局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 荣誉:获得2019年度浙江大学好医生奖、2020年全国优秀规培导师奖;当选第十届、十一届浙江省青联委员,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

记者 金晓英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有一名备受尊敬的医生——钭金法。身为大外科主任、新生儿外科主任,钭金法不仅在医术上造诣深,更以高尚医德赢得患者家属和同事的广泛赞誉。多年来,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和对患儿的深切关爱,在医疗领域书写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生命篇章。

去年5月起,钭金法兼任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每周有3天在义乌坐诊。

坚守从医理念 践行医者担当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作为医生,我们的职责就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这是钭金法始终坚守的从医理念。在他心中,患儿的生命无比珍贵,无论病情多么复杂、棘手,都不能成为放弃的理由。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执着,贯穿了他的从医之路。

钭金法深知医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钭金法不仅关注患儿的身体疾病,更注重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患儿和家属温暖的鼓励与安慰。每一次与患者家属沟通,他都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担忧与困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家属在了解情况的同时感到安心。

钭金法的日常工作经常从查房开始,仔细查看每一名患儿的情况,询问病情变化,与护士交流护理细节。在病房,他总是带着和蔼的笑容,轻声安抚因病痛哭闹的孩子,那温柔的语气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患儿瞬间安静下来。

2018年3月的一个平常夜晚,重庆的朱兴旺医生在朋友圈发出求助:出生仅10余天的患儿毛毛,患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小肠几乎全部坏死,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无奈之下只能接受临终关怀治疗。这则信息被时任浙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钭金法看到了。

钭金法深知这种疾病的凶险程度,也明白毛毛此刻的生命危在旦夕。当晚11时,他毫不犹豫地在微信上联系朱医生。经过仔细研究病情,发现毛毛的情况虽然危急,但仍有一线生机。第二天凌晨2时许,朱医生陪毛毛连夜从重庆坐120救护车赶到浙大儿院抢救。这场跨越1600多公里的生命接力赛就此拉开帷幕。

经过漫长的奔波,救护车顺利到达浙大儿院。早已做好准备的钭金法立刻为毛毛进行手术。打开腹腔的那一刻,钭金法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毛毛的腹腔感染严重,坏死的肠子缩成一团。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钭金法小心翼翼地进行分离,发现毛毛的小肠并没有完全坏死,还有45厘米的肠段依然存活。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钭金法迅速切除坏死部分,将好的部分进行重建,然后在腹部做了造瘘。手术历时一个多小时,毛毛被转入 NICU(新生儿监护室)。

在接下来的3个多月里,毛毛面临着一道道难关,但他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身体情况逐渐稳定。同年5月10日,毛毛接受第二次手术进行肠造瘘回纳,术后顺利摆脱肠外营养支持。出院前,毛毛已经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喝奶、排便,体重也从入院时的4.8斤增长到8.6斤。钭金法说:“随着毛毛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逐渐增强,他会像正常宝宝一样健康成长。”

这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不仅展现了钭金法的精湛医术,更体现了他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正如他所信奉的人生信条——不抛弃、不放弃。在他眼中,每一名患儿的生命都无比珍贵,只要有一丝希望,他都愿意全力以赴去争取。

挑战高难手术 创造生命奇迹

在新生儿外科领域,钭金法常常面临各种复杂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这些患儿体重轻、病情变化快,稍有不慎便会生命垂危。面对这些挑战,钭金法从不言弃,凭借智慧和勇气,将一名名重症患儿从生死边缘拯救回来。

桢桢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病例。桢桢是一个30周就出生的早产儿,患有巨型脐膨出伴囊膜破裂,还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几乎所有不利因素同时出现。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许多医生感到棘手,但钭金法没有退缩。

他带领团队为桢桢制定详细治疗方案。首先,在桢桢出生后几个小时内,为其进行第一次手术,做了一个大号的silo袋把外露的脏器容纳、保护起来,避免肠管外露引发的水肿、感染等问题。随后,桢桢被转入NICU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医生们期望通过营养支持,等桢桢的体重增长起来,腹腔发育增大后,再将突出的肠管逐步回纳进腹腔,然后进行第二次手术,修复腹壁。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由于长期肠管外露、水肿,桢桢的肠动力一直不能恢复,无法吃奶,只能依靠静脉营养。同时,肺发育不良伴有肺高压,加上严重的毛细血管渗漏,导致肺部几乎实变,桢桢全身肿得像个海绵宝宝。医生们一度陷入绝望,认为孩子可能无法支撑下去。

钭金法没有放弃,与团队多次会诊讨论,决定为桢桢进行一期心脏姑息手术,通过肺动脉环扎减少肺血,帮助心功能的恢复和维持。2023年11月,心脏外科团队为桢桢开展了一期心脏手术,过程异常艰难。由于巨型脐膨出,桢桢的胸腹部联合处几乎没有下刀的空间,医生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顽强的毅力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效果逐渐显现,肺血减少、尿量增加,水肿明显消退。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桢桢体重增加,原本连接在肚子上的silo袋口径严重狭窄,局部肠管粘连成饼,还发生了穿孔,不得不面临第三次手术。这次手术的风险极高,术前谈话时,医生直言,如果这次挺不过去,可能与孩子的缘分就到此为止了。然而,桢桢父母坚决的态度和无条件的信任,给了医生们放手一搏的勇气。

手术过程中,钭金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桢桢的身体条件非常差,由于炎症和粘连严重,创面严重出血,无法止血,术中出血速度超乎想象,需要一名麻醉医师推血,一场手术下来用掉2个单位红细胞,相当于桢桢全身的血液换了两遍。手术过程中,桢桢的心脏两次停跳,但都被医生从死神手里夺回生命。幸运的是,回到NICU24小时后,桢桢的渗血得到控制,成功挺过术后危险期。

经过漫长的治疗和恢复,桢桢的情况逐渐好转。从只能静脉营养支持,到慢慢开始可以用鼻饲管输入肠内营养,再到转入NICU家庭病房,回到妈妈的怀抱。9个月大时,桢桢顺利出院回家。202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经系统评估,桢桢的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与同龄正常婴儿无异,神经系统的恢复情况远远好于医生当初的预判。

桢桢的成功救治,是钭金法和他的团队创造的又一个生命奇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了无数次艰难的抉择,每一步都事关生死,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以高超的医术、顽强的毅力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为桢桢迎来新生。

强化人文关怀 关注患儿需求

在钭金法看来,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治疗患儿的身体疾病,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和社会需求。他深知,长期住院和疾病的折磨,会给患儿和他们的家庭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他总是用温暖的笑容和亲切的话语,给予患儿和家属安慰和鼓励。

在病房里,钭金法经常会和患儿家属耐心沟通,了解他们的担忧和困惑,并给予详细的解答和建议,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于一些因经济原因或其他医疗技术之外的原因想放弃治疗的家长,钭金法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家长深入沟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用自己的真诚和耐心说服许多家长,让他们重新燃起治疗孩子的希望。

对于非新生儿阶段的患儿,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患儿,钭金法格外关注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业发展。他深知,长期住院会让这些孩子错过与同龄伙伴的交往机会,导致社交能力发展受阻,同时影响他们的学业。为此,他积极与学校和社会机构沟通,为这些患儿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社交机会,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他还会鼓励患儿在治疗期间坚持学习,为他们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和建议,让他们在身体康复的同时,跟上学业进度。

在钭金法的影响下,他所在的团队形成了一种关爱患儿、关注患儿身心需求的良好氛围。医护人员不仅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还用实际行动让患儿和家属感受到关爱,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探索前沿技术 推动学科发展

除了在临床一线救死扶伤,钭金法积极投身于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致力于探索前沿技术,推动新生儿外科的发展。

近年来,早产儿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导致一些与之相关的疾病发病率增加,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这类患儿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由此也增加了短肠综合征的风险。短肠综合征是一种患病率极低的罕见病,其诊疗面临多重挑战。由于每名患儿的肠道剩余长度和功能存在差异,治疗策略需高度个性化,这对医疗团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提出极高要求。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钭金法带领团队在短肠综合征的治疗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MDT),组建了包括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营养科、消化内科等核心科室的MDT团队,针对每个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MDT团队的共同努力,他们在短肠综合征的治疗上取得显著成效,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钭金法还关注国际上新生儿外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在面对低体重患儿的手术时,他大胆尝试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虽然达芬奇机器人此前还没有被应用到这么低体重的患儿身上,存在操作空间小、机械臂粗等局限性,但钭金法经过充分评估和准备,最终成功地为一名出生时仅有成人双掌大的小不点进行十二指肠闭锁手术,创下全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最低体重纪录,且手术全程仅用时40分钟,术中几乎没有出血。术后2天,孩子的精神、身体状况基本恢复。这次成功尝试,为低体重患儿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其他医院开展类似手术提供了宝贵经验。

钭金法担任多个学术职务,如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他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同时学习借鉴其他专家的先进经验,推动新生儿外科领域的学术发展。

在他的带领下,浙大儿院新生儿外科逐渐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专业新生儿外科治疗中心,能够开展各种复杂的消化道畸形和严重的腹壁畸形类疾病,尤其擅长各种新生儿腹腔镜手术、胆道闭锁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营养治疗和肠管延长术等,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传承医者精神 培养医学人才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学科带头人,钭金法深知传承医者精神、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性。他不仅在临床工作中以身作则,为年轻医生树立榜样,还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将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

在日常工作中,钭金法十分注重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和指导。他会带领年轻医生查房、做手术,在实践中传授临床技能和经验;鼓励年轻医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遇到问题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还经常组织科室内部的学术讨论和病例分享会,让年轻医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同时从其他医生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方面,钭金法担任着浙大儿院的德育导师,为学生讲授主题微党课。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历,讲述千里接力救助病患的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医者仁心的重要性。他教导学生,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要始终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他的授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深受学生喜爱和尊敬。

在钭金法的指导下,许多年轻医生迅速成长,成为新生儿外科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们传承钭金法的医者精神,为患儿的健康贡献力量。

钭金法在医学教育领域的辛勤耕耘,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以言传身教传承医者仁心,为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得到学校、医院及业内的一致赞誉。

钭金法,这名在新生儿外科领域辛勤耕耘的医者,用仁心医术为无数患儿撑起生命的蓝天。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成为患儿的希望之光、业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