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22版:锚定高质量力拼全年胜

法治赋能 主动作为

东阳市人民法院:激荡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东阳市人民法院

银企代表签署免保授信协议

涉影视知识产权案件庭审现场

引入行业协会专家力量参与住建纠纷化解

冯少华(左)带队走访民营企业

讨论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实施细则

扫一扫 看详情

记者 董超毅 通讯员 俞思源

民营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与动力源。近年来,东阳市人民法院紧扣“打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目标,牢牢把握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聚焦民营企业关切,以用心用情的态度书写依法平等保护与精准能动服务的篇章,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秉法护航

定分止争稳根基

东阳法院立足辖区特色产业,以“如我在诉”的责任意识优化司法审判,以“能动创新”的理念完善多元解纷机制,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随着国内影视产业的迅猛发展,偷拍盗录、非法传播等侵权行为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企业正当利益。东阳法院聚焦影视知识产权维权难题,畅通纠纷解决渠道,以司法之力护航辖区影视企业发展。例如,该院曾审理一起网络侵犯影视作品著作权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告人陆某未经授权擅自搭建多个影视网站,上线12万余部影视作品,通过投放涉黄、涉赌广告非法获利148万余元;另有两名技术人员则为其提供网站搭建与运维支持。三人均被判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依法获刑。横店某影视公司负责人对此评价道:“东阳法院严厉打击侵权犯罪,既震慑了潜在违法者,又通过刑事民事同步处理解决了赔偿问题,拓宽了权利人的维权路径,让从业者更有信心创作优质作品。”2024年,东阳法院共受理涉影视知识产权案件87件,平均办案周期同比缩短6.54天,调解成功率提升7.32%,累计追赃挽损1400万余元,有力助推辖区影视产业健康发展。

针对当前频发的住建纠纷,东阳法院联合东阳市住建局等5家单位成立住建纠纷律师调解中心,创新构建在线诉调对接机制。通过引入多方合力、优化内部解纷机制,并探索“半公益化半市场化”调解模式,实现专业纠纷专业调、行业纠纷行业解。该机制以共享法庭(建筑业调委会指挥中心服务站)为依托,借助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时空限制,将法官、调解员、律师、专家汇聚“云端”,实现“解纷平台调解”与“法院司法确认”无缝衔接,形成“社会调解在前、法院诉讼在后”的高效流程。2024年,该院成功调解住建纠纷1495件,涉及标的额9亿余元,调解成功率达45.76%,同比提升17.9%。其中,36件疑难案件通过行业协会引入专家协助化解。例如,在一起火锅店拒付30余万元装修款的诉前调解中,东阳市建筑业协会造价分会专家杨工在法官协调下实地勘验施工进度与漏水情况,当场给出评估意见,最终促成双方以支付2万元和解。

贴近需求

司法服务直抵一线

近日,东阳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冯少华再次走进浙江雪舫工贸有限公司,与创始人吴荣仁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现状与发展规划,并提出“打造地方特色火腿文化品牌”“拓宽线上销售渠道”等建议。“企业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冯少华表示。在他的带领下,东阳法院干警立足职能精准发力,常态化开展“送法上门”“法治体检”“线上授课”等活动,以高质量司法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春节复工之后,东阳法院干警分行业、分区域密集走访企业,与负责人及法务人员深入交流,梳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难题。结合以往案例,围绕合同订立、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深入浅出地开展法律宣讲与风险提示,提升企业依法经营能力。近期,横店法庭庭长吕益波带队走访横店集团及其子公司,了解企业管理制度、营销运行及法律风险防控情况,总结分析2024年以来涉诉案例,就债权保护、合同风险防范等企业关切问题进行专项辅导。横店集团相关负责人点赞道:“法官上门答疑解惑,司法服务暖心高效,让我们感受到司法的力度与温度。”

针对建筑行业面临的困境,东阳法院院长、庭长带头下沉一线,与企业座谈交流,精准提示法律风险并提供司法建议。近来,该院重点调研“以房抵债”举措,指导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资金周转、业务转型等问题,助力去库存、盘活资金。同时,通过“一楼盘一法官”机制及时预判楼盘风险,快速启动防范预案。例如,针对某楼盘逾期办证问题,东阳法院成立风险楼盘共享法庭,根据业主诉求与房开公司现状制定调解方案,以“集中联调+司法确认”模式高效化解群体纠纷:10余起案件以车位、商铺租金折抵违约金,60余起以物业费折抵,剩余案件以酒店代金券折抵。综合审判庭负责人胡航晓介绍,2024年以来,该院为不同建筑企业出具精准体检报告8份,为28家企业授课,并发送《企业涉诉案件分析报告》《企业法律风险提示》及司法建议。

善意执行

输血供氧助企新生

东阳法院坚持善意、文明、审慎司法理念,办理涉企执行案件时优先采取“活封”“活扣”等措施,完善信用惩戒分级分类与诚信履行考察机制,严格限定失信适用范围,及时删除失信记录,拉长企业“白名单”,在保障胜诉方权益的同时为企业纾困解难。

近年来,涉企保全案件逐年攀升,东阳市涉企诉讼中申请保全案件占比高达87%。财产保全措施往往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尤其对信用良好、履约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影响更大。为此,东阳法院创新免保机制,引入金融机构利用企业信贷余额开具保函,替代财产保全,缓解因诉讼保全导致的资金周转、银行征信等问题。例如,在台山市金建混凝土有限公司诉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该院暂缓冻结中天建设集团2100余万元存款,落实“输氧玻璃罩”助企政策。民二庭负责人顾悦婷解释:“中天建设集团作为特级资质企业,信誉与履约能力依然强劲。我们通过‘金融支持+企业免保’机制,暂缓查封冻结担保额度,将司法对企业的影响降至最低。”

不久前,东阳法院还通过破产和解程序助力“中华老字号”雪舫工贸浴火重生。过去12年,该企业因担保链深陷债务泥潭。东阳法院创新指定管理人,裁定合并清理企业与创始人吴荣仁夫妇的债务,指导设计一揽子和解方案。去年12月,法院裁定认可了该和解方案,企业得以保全。该院还组建长期未结案清理小组,督办超两年未结案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宣告破产或转入重整程序,强化府院联动精准识别挽救价值。自预重整工作开展以来,共受理预重整案件17件,成功13件,债务总额超50亿元,担保债权清偿率34.85%,惠及职工192人。

“东阳民营经济发达,既有横店集团、花园集团等龙头企业,也有众多中小微企业。我院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一方面依法公正办理涉企案件,维护企业权益;另一方面聚焦企业需求,提供法律咨询、诉讼指导、风险预警等暖心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冯少华表示,“近两年受大环境影响,许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法治服务半径,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针对性解决企业诉求,护航更多企业在东阳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

图片来源 陈巧颖 季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