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25版:锚定高质量力拼全年胜

以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擦亮生态发展底色

东阳江镇:“五抓五提升”擘画新景

青山绿水伴东江

东江源养老中心项目开工仪式

东江源养老中心项目效果图

全镇干部大会召开

东江风景如画

扫一扫 看详情

记者 冯俊江 通讯员 华庆龄

春日好时光。走进横锦水库所在的东阳市东阳江镇,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徐徐展开。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穿梭忙碌,大型机械轰鸣作响,热火朝天的景象令人振奋;乡村田野间,村民们忙着春耕春播,现代农业设施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今年以来,东阳江镇紧扣“山水东江、休闲福地”发展定位,以党建为引领,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两翼齐飞”,以“五抓五提升”为抓手,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持续擦亮生态发展底色。

推进项目建设 夯实发展根基

项目建设是推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在离镇区不远的东江源养老中心建设工地,工人们正抢抓工期,确保这个为老年人精心打造的温馨家园能按时交付使用。与此同时,强基增效、川气东送等重点工程紧锣密鼓推进,路基施工、隧道征地等工作有条不紊展开。镇区友谊路“白改黑”路面修复工程基本完工,中兴街双拼排屋的国有出让完成……一个个工程项目见效后,镇区交通网络和整体环境进一步优化,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为确保各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东阳江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镇党委、政府组织机关干部、驻村干部以及村干部深入一线,走村入户宣传政策,耐心解答群众疑问,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得到群众理解与支持。在东江源养老中心征迁过程中,镇党委迅速组建专门征迁组,将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最大程度为受影响的养殖户争取补偿和安置方案。其间,工作人员白天走村串户了解诉求,晚上加班梳理方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高效完成工程地块的征迁工作,为项目建设扫清了障碍。

去年,东阳江镇在项目建设上成绩单亮眼:中甲路东西延工程竣工,里歌线改道全线贯通……全镇累计优化库区道路节点14处,新增公交线路2条、优化2条,新建公路服务驿站3个。小镇客厅、江滨景观带等18个项目相继落成,成为展示东阳江生态文化与发展成果的对外窗口。

今年,东阳江镇计划持续发力,聚焦兴村项目攻坚突破。全镇上下齐心协力推进“紫阳、五星、召塘里”省级“一事一议”项目、东门至八达隧道、山区共富等重点工程,为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和更舒适的生活条件,夯实乡村振兴的硬件基础。

“项目是乡镇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惠民生的关键所在。”东阳江镇负责人表示,紧盯交通、城建、农业农村、民政等各领域项目,全镇各条线正协同发力打通堵点,分秒必争狠抓推进,以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确保项目建设无障碍推进。

在党建引领下,项目建设不仅稳固了全镇发展的基石,更锻造出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推进乡村振兴 擦亮生态底色

乡村振兴是东阳江镇发展的另一张亮丽名片。

在紫阳村,一张共富蓝图正逐步展开。村庄距离城区29公里,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拥有2300亩林地和609亩耕地,是东阳市农业特色村之一。抗战时期,数百名抗日战士在此浴血奋战,为纪念这些英雄,当地在紫阳山上修建了抗日英雄纪念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去年,紫阳村成功申报省级“一事一议”项目,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启振兴新征程。村里通过土地流转,与弘峰5G农业产业园合作,推行“稻+虾”“稻+泥鳅”“稻+鱼”等共作或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紫阳村还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打造高端民宿,推出春钓龙虾、夏抓泥鳅等农事体验产品,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乐趣。

依托紫阳山的自然与人文优势,村庄做好紫阳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深入挖掘朱熹古迹,植入“朱熹书院”文化元素,打造国学研学中心,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与紫阳村交相辉映的是三甲院村的振兴实践。作为东阳江镇乡村振兴的典范,三甲院村紧跟发展步伐,实施多项提升工程。曾经杂乱无章的小路被改造成绿色休闲游步道,闲置空地升级为多功能小镇客厅,脏乱的养殖用地摇身一变成为养老中心建设地……近年来,三甲院村累计投入1.2亿元,致力打造养老友好型的现代化村庄。村里还通过举办纳凉晚会、送福送春联、全民阅读分享会以及清廉村居建设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氛围,让村民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双丰收。

黄铺村则另辟蹊径,与八达片区村庄合作,探索引入旅游产业和经济作物种植,利用抖音等电商平台拓宽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特色农产品走出山村,走进千家万户。东阳江镇党委、政府因村制宜,支持强村公司“闯市场”,整合水果玉米等农特产品资源,策划推出“山水伴手礼”,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打开市场销路。镇里还积极谋划“飞地”项目,争取市级支持,利用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和土地指标,在城区建设物业大楼,打造消薄项目样板,为东阳全面推行消薄项目探索可复制的经验。

新的一年,各村在镇党委引领下积极谋划,做好乡村振兴新篇章。“未来将围绕‘东西部协作’主题,探索引入西部藏药、枸杞等农特产品进行本地深加工,推动‘紫阳山’农产品品牌发展壮大。”紫阳村村干部介绍,通过一系列产业项目,村庄正朝着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转变,为东阳江镇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加强民生保障 提升幸福指数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东阳江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提升。“以前办各种手续都得跑到镇上,现在村里有专人指导,网格员还能代办,太方便了。”召塘里村村民郭大爷对各类便民服务赞不绝口。近年来,通过强化镇村联动,东阳江镇发动网格员和村干部力量,上门了解群众诉求,定期走访帮教人员,让群众办事从“跑断腿”变为“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

去年,东阳江镇在社会保障领域迈出坚实步伐。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高达99.9%,金惠保到账率达95.33%,为群众健康筑起坚实防线;劳动监察和争议调解成效显著,共处理案件28起,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年开展文体活动50余次,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针对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全镇组织健康义诊、送医下乡等活动26场,为2000余名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成功创建镇四星级残疾人之家,让每个群体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平安建设是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去年,东阳江镇紧抓消防安全,改造提升专职消防队营房,通过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排查治理隐患数百项,全年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矛盾纠纷大排查大整治活动成功化解多起纠纷,电信诈骗案件零发案,平安建设考核排名东阳前三;面对台风、梅雨等天气,全镇累计检查地质灾害风险点、小流域山洪、危旧房等重点场所194处,及时处置水毁山塘坝体1处、山体塌方6处,清理堵塞沟渠13公里,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演练扎实开展,全年组织消防演练、森林防火演练30余次,全镇的应急处突能力得到提升。

今年,东阳江镇聚焦打造平安综治示范乡镇,统筹镇应消站和村应急力量,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一月一主题”“周三安全生产服务日”等活动,重点打好消防安全、道路交通、森林防火、农村危旧房等六大领域攻坚战,持续提升安全指数。

与此同时,镇里严格落实“周一听信访”制度,关口前移、预防在先,突出化解重点群体矛盾纠纷,推深做实网格管理服务,确保电信诈骗零发案,力争金安指数进入金华前20,平安建设考核走在东阳前列。

“五抓五提升” 擘画发展新景

今年初,东阳江镇召开全镇干部大会暨“五抓五提升”行动部署会,全面吹响发展新号角。会议明确提出,全镇党员干部要树立“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意识,以昂扬斗志投入工作,确保综合考核排名生态镇前列,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新年工作主线聚焦大抓营商环境,以东阳人经济回归为抓手,发挥建筑之乡发源地的优势,完善配套服务,招引实体建筑企业和优质劳务公司,做大做强东江建筑业总部经济。

为全面推进各项工作,镇里明确“五抓五提升”工作主题作为全年工作的总抓手,即大抓党建提升政治“三力”,大抓项目提升内生动力,大抓招商提升发展活力,大抓平安提升应急能力,大抓队伍提升工作合力。通过实施“八大行动”和“三项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具体举措上,东阳江镇在平安基础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聚力攻坚。常态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确保安全事故零发生;强化库区联合执法,探索智慧巡防新模式;推行“老带新”培养模式,助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同时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敢于担当干、善于作为干、勇于攻坚干、勤于务实干、严于律己干、乐于奉献干,通过优化考核体系,推动全镇上下树立效率意识,做到早行动、早落实。

春暖花开,共绘新蓝图。从繁忙的项目工地到生机盎然的田野,从便捷的民生服务到扎实的平安建设,东阳江镇正以党建为指引,以项目与振兴为“双翼”,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东阳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贡献更多“东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