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26版:锚定高质量力拼全年胜

以“千万工程”为牵引 加快缩小“三大差距”

三单乡:绘就乡村振兴共富新画卷

“林栖·三十六院”项目

“村里村居”乡宿项目

游客在非遗手工工坊体验

茶叶是三单乡农民创业致富主要渠道 高山西瓜节让游客一饱口福

扫一扫 看详情

记者 陈启宇

春和景明,东阳市三单乡本草生活馆内,30多名义乌游客在中式茶空间内,感受乡野古朴的韵味;在不远处的高山西瓜基地里,来自省城的农技专家上门辅导,为当地农户带来前沿种植技术……一幅乡村振兴共富新画卷悄然铺展。

近年来,三单乡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持续锚定“非遗体验胜地,共富康养名乡”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共富乡村试点项目,做好“土特产富”文章,并探索与磐安台地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缩小“三大差距”。

共富项目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远离城市的喧嚣,住进乡村民宿,“亲戚家”阿嫂捧出地道农家菜……在三单乡金航村,以“新亲戚文化”塑造的酒店型民宿——“村里村居”乡宿项目即将开业。

“村里村居”乡宿项目位于金航村寺岭脚,村庄依山傍水,清溪穿村而过,周边还有灵岩寺、鸡笼岩等景点。原先由于没有合适的项目,秀美的风光并没有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

“金航村共富项目”被列为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后,这个沉寂已久的小山村焕发新生机。“我们家8间房原来都闲置着,现在改建成法式奶油风民宿,人在家中就能把钱赚。”村民胡润平端着一杯春茶,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村里村居”乡宿项目由第三方运营团队运营,统一租赁村庄所有闲置民房,统一装修、统一经营、统一广告、统一配套设施。“每间民宿以‘姐姐家’‘舅舅家’等命名,希望为游客打造一种‘走亲戚’的感觉。”运营团队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民宿共有房间60多间,露台酒吧、自助餐厅等设施均已建成,预计清明前后可试营业。

如何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近年来,三单乡通过引回乡村能人、培育“林栖·三十六院”等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IP”。在集镇所在的三单村,昔日的三单村小学已化身为非遗展示馆及博物馆,40余间“老农房”变身成了非遗主题民宿。“非遗+产业”让三单村强民富路更宽,如今三单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过百万元。目前,“林栖·三十六院”项目完成注资9000余万元,提供乡村创业项目7个,吸引8批人才返乡创业。三单村成功创建省3A级景区村庄,并被列为东阳建强“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中的重点村之一。

三单乡“非遗文旅项目”被列入2023年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共富乡村建设试点,除获得省财政2000万元奖补资金、东阳市财政2000万元配套资金支持外,村级自筹资金及社会资本投入1050万元。通过努力,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打造的5村共富乡村试点项目相继完成共富工坊、中医养生空间、禅茶空间、亲子乐园和民宿集群建设,与“林栖·三十六院”产业联动协同发展格局初步成型。

土特产鼓起乡亲们钱袋子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黄金时期,在青溪村茶山上,漫山遍野的茶树吐露新芽,茶农们穿梭其中,双手在茶树枝头翻飞。“采摘下来的青叶没有固定交易的地点,平常茶农们都是放在公路边售卖,这样子既不安全也不卫生。”张雪庭是青溪村茶农,种植有10多亩茶树,谈及采茶后青叶的销售,他有些担忧地说。

针对茶农们的顾虑,三单乡已在青溪村附近建设着一处茶叶交易市场。这处市场紧邻清溪而建,占地近5亩。建设现场,工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中。“市场争取在清明前后投入运营,除了茶叶交易,我们还在市场内设置三单农产品展示、非遗文化体验等区域。”青溪村党支部书记黄鹏杨说。

三单乡共有茶园面积1.63万亩,是农民创业致富的主要渠道。三单乡茶叶炒制以龙井茶为主,茶叶品种有龙井43号、乌牛早、银霜、黄金叶黄茶、白茶等。近年来,该乡成立农业企业联盟,优化本地茶叶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促进林下经济发展,2024年该乡实现春茶销售2000余万元。

除了茶叶、香榧、小京生花生等三单乡传统的知名特产外,高山西瓜也成了近几年三单知名的农产品。依托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进行培育,三单乡的高山西瓜甜度和水分都比普通西瓜更高,品质口感俱佳。自2018年以来,三单乡每年都举办高山西瓜节,西瓜种植面积也从原来的数百亩扩种至近2000亩。每到西瓜成熟的季节,总会有不少游客进山买瓜,在避暑之余还会顺带买点茶叶、香榧、高山蔬菜等三单特产。

为更好推荐当地农副产品,三单乡积极打造直播共富计划,集聚手工主理人和电商直播达人,搭建“人、货、场”三维销售平台,打响本地农特产品和非遗产品品牌。依托三单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开展直播带货培训1200余人次,培育出本地电商达人30余名;让“我们的乡礼”助农礼包和非遗文创产品搭上“电商快车”,直播销售额累计达5000余万元。打造非遗共富工坊,通过来料加工、品牌带动、线上销售等形式,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

同时,三单乡还加大农业技能培训,开展线上线下双渠道集中培训;立足“三支队伍”建设,推动人才引育与农业产业升级联动发展。

“山海协作”融入磐安台地联盟

近日,磐安县尖山镇乌石村接待了一批特殊游客,他们是来自三单乡的考察团,考察团此行的目的是谋求与磐安台地区域协同发展相关事宜。

台地是指四周陡峭、顶面平坦似台状的地貌,磐安东北台地辖尖山镇、玉山镇、尚湖镇和九和乡。近年来,磐安县明确发展路径,坚持台地发展“一盘棋”,台地区域实现“生态共保、产业共育、设施共建、服务共享、发展共赢”。

“这次我们主要寻求与磐安台地区域在两地接驳车互通、旅游景区套票共享等方面合作。”三单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李震介绍,三单乡通过“山海协作”,努力加入磐安台地区域联盟。

据了解,东磐两地自2002年开展“山海协作”以来,两地聚焦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技能培训等领域开展协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管道天然气东阳—磐安支线建成,降低企业、居民用能成本;“消薄飞地”项目实施,带动经济薄弱村增收;开展影视文旅战略合作,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发挥辐射效应带动磐安乡村发展……三单乡将通过“山海协作”,与磐安台地区域在旅游、交通、服务等方面实现互利共赢,加快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为加快缩小“三大差距”,2025年,三单乡明确以项目为王,多措并举推进“林栖·三十六院”、飞尔静心园、未来乡村、山涧雅院和5村共富乡村试点等项目建设和运营,通过专班纾困、专人对接、专项服务,不断拓展推广渠道、销售渠道和运营模式,为共富项目高质量运营注入“强心剂”。

该乡持续深化古村活化和非遗焕新,推动圣门潭博物馆艺术村、东阳东本草生活馆、“招cai猫”咖啡艺术馆等新场景投用;做实做细“旅游+”文章,打造乡村景区化的重要窗口和典型案例。同时围绕“一核三区三线多节点”布局,打造连片式文旅集群,打响“东阳东”地标知名度。

在加快“土特产富”高质量发展方面,三单乡进一步探索“前店后坊+电商直播”共富路径,加快推动本地农特产品和非遗产品走出乡村;以节造势,持续擦亮高山西瓜节、大地艺术节等特色文旅品牌。

在此基础上,该乡计划持续创新产业模式,搭建三单未来乡村数字平台,建设数字工坊、农创客中心、共享营地、未来之门等全新体验场景,打造政村企联动共富样板案例;聚焦打好业态升级、增技增收、品牌赋能组合拳,提级迭代“共富工坊”,推动康养旅居、创意农业等新业态融合发展。

为推动共富发展,三单乡还将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强村公司+村集体+村民”运营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持续拓展强村公司经营渠道,力争集体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聚焦人才培育,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撬动乡村振兴新杠杆。